其实,与其斤斤计较每一分钟的复习时间,结果没有任何成效,还不如痛痛快快地玩一次,或者连续学习40分钟应进行15分钟左右的休息,见缝插针去户外做一些运动,比如慢跑、踢毽子、跳绳、打羽毛球等。考生要特别注意运动前的热身,以免受伤;运动强度以运动后不感到疲惫、不影响学习为准。或者想像自己考试时的情景,模拟真实情景,多次体验后也有利于消除紧张情绪。
如果焦虑情形严重,则要找专业人士减压。
成功考生谈如何挺过心理关
想知道上届的高三学生是怎样成功挺过高考的吗?为此,我们采访了两位考入理想学府的大
一学生,让我们一起分享一下他们的心理历程,从中汲取经验。□文曹敏捷
把自己逼上梁山
受访人:周昱辰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香港大学商学院经济金融专业大一学生
高考前一个月,说不紧张是假的。平心而论,我的高三一年是甚为坎坷。身在上海中学这样竞争激烈且高手林立的著名学府,定立的目标和付出的努力都是超乎寻常。同时,作为曾经的理科实验班班长,眼见曾经的同窗一个个凭借优异的竞赛成绩取得直升资格,心中的不甘和烦闷也是理所当然的。而在诸如复旦大学优秀生推荐、复旦大学自主招生等重要选拔测试中我又屡次意外失利,其后果更是雪上加霜。我为即将来临的高考心怀忐忑,如果这最后的一次机会也像先前数次一样从指尖溜走……我已不敢设想,父母的心情相信也同我一样。
一想到即将到来的考试,我有时失眠,做题时有时会走神,有时会在纸上乱涂乱画。紧张时刻,许多小事或者不大不小的事都会被看成大事件而过分重视,很有点小题大做的意思。但记忆中我没有在那一个月对父母胡乱发过脾气,想来这应该归功于父母对我的理解和宽容。
心理状态是高考前一个月应当引起特别重视的问题,作为过来人,对于缓解心理紧张,我认为以下两点是值得借鉴的:
一是定立合适的、略高一些的高考目标。我被复旦大学自主招生选拔拒之门外以后,并没有将目标定低,反而抬升了它。我向所有人宣称,高考的目标是北大。而这种把自己逼上梁山的行为促使我在最后一个月的学习中没有表现出浮躁和疲态,并督促我在考场上更为细致和严谨。
二是制定最后一个月的学习计划。对于一个身处高三的学生来说,精神处于“分裂”的边缘。一方面希望高考快点到来,结束这煎熬的等待;另一方面,又希望再多一点时间巩固基础,操练能力。一个详尽的最终计划,能够把可能浪费在彷徨于“分裂”边缘的那一部分时间和精力纳入学习轨道。我所制定的计划并没有规定某一天某一时刻该干什么,而是将在最后一段时间内需要完成的任务(例如复习单词手册、整理错题集等)列成清单,一样样对照解决。这样的计划较为灵活,因而也不容易受到干扰,实施起来也有成就感,同时更有可能全部完成。
此外,家长是学生重要的心理支撑,值此关键时刻,应该多鼓励、少批评,多减压、少加码,充分信任孩子的自律性,我认为这是对孩子最大的帮助。
给我一片宁静的天空
受访人:韩冰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系大一学生
高中时,我的成绩比较好,但是第一次模拟考,竟然因为紧张而使成绩一落千丈。可是父母和老师并没有过多地责备我,而是给予我一定的关心,使我渐渐摆脱“一模”的阴影。
离高考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候,我的心理承受能力似乎越来越强了,但父母的紧张却一天胜似一天,不过这种紧张他们尽力掩饰着,不让我察觉。妈妈除了在吃饭问题上仍然采用一贯的“填鸭”政策,逼我吃这吃那外,别的事情一律顺着我,连一句稍重一点的话都不敢说,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好在现在回想起来,我不是那种蛮横的人,好像没做什么过分的事,也没提出过任何过分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