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还可以讨论心理剧疗法,心理剧疗法虽然并没有直接参加到人本主义心理学运动中去,也不是人本主义心理学运动中产生的疗法,但它的哲学几乎和风格都是人本主义的。心理剧疗法是维也纳精神病医生莫瑞努1921年首先在维也纳他的精神治疗中心采用心理剧疗法。四年后他去了美国,开始传播这一方法,并在其妻子则卡*莫瑞努推动下发展出全面的训练系统。心理剧是一种可以使患者的感情得以宣泄、完形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的原创性团体治疗,虽然心理剧同样可以被运用到个体治疗中。但显然它不是观赏性质的戏剧,在本质上,我们可以把心理剧直接看作是一种心理疗法。心理剧是完成心理治疗、个体发展等等目标而设计的咨询技术,也是格式塔疗法、团体咨询等著名疗法的前身。例如格式塔的空椅技术、扮演技术等都来源于心理剧。作为一个完整的心理剧治疗包括暖身、演出、分享三阶段。一个完整的心理剧的参加人员包括导演(辅助导演或主持)、主角、辅角、观众。心理剧的常规技术,有空椅技术、角色扮演、替身、镜像、魔幻商店等。心理剧是即兴的。心理剧目前在全球有不少流派发展,包括由华裔龚鉥博士结合中国道家、中医思想创立的易术心理剧疗法。 来自前沙皇俄罗斯时代的葛吉夫所创立的一种心理哲学——第四道,一种罗洛梅人本主义定义下的思想。虽然目前第四道由于一些发展已经是一种具有新兴的宗教组织,这并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但它的哲学和心理技巧是相当值得人本主义的心理疗法借鉴的。它的核心是“记住自己”,是取自于古典佛教的《四念住经》的方法,他提出一个人的意识大部分时间是处于白日梦状态的迷失中,受到来自情绪等各方面无意识的干扰,而人需要在有意识的锻炼中让自己在各方面进化起来。这一观点如果最后抛开其最后的宗教目的完全具有合理性,而且和格式塔疗法有接近的地方。同时第四道提供了许多练习有意识化的技巧。其最终的目的是寻找本性之“我”而结束虚假的“我”。这和罗洛梅在《人寻找自己》和皮尔斯在格式塔疗法中给出的人的意识化技术具有一致性。 另外艺术疗法、音乐疗法、女性主义疗法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归属于人本主义疗法。
三.认知——行为取向心理疗法群简述 Wade在1990年的著作中评论说:“认知理论是心理学今天最强大的力量之一”。 的确如此,在行为主义的理论范式之后,当今心理学的最重要发展的之一就是认知心理学。在认知心理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心理疗法也出现了以“认知”为主导各种疗法。这形成了最有力量,而且发展最快的认知疗法群。它以其理论概念明确,结构简明扼要、治疗直中要害、咨询疗程较短、咨询疗效明显等等优势开始与过去发展的各种疗法相抗衡。 认知疗法群中的各种疗法所共有的一个概念基础可能是:认知对于各种情绪、行为等主导作用,因此帮助通过帮助来访者矫正认知上存在的问题,将有助于减轻和消除来访者情绪、行为等方面的困扰。 在1950年后,美国的艾利斯首先开始了认知疗法的创建工作,在完成哥伦比亚大学的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的训练之后,他就开始探索其在当时可算是独一无二的疗法,这一疗法的基础是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并试图以乐观和理性的思维来纠正悲观和不合理的各种负面思维,以解决心理上的各种问题。所以这一疗法也称为合理情绪疗法。这一疗法最著名的核心理论是ABC理论——A代表一个事件,B代表信念系统,C代表情绪和行为上的后果——以针对其中B的信念系统的矫正来完成正确的情绪和行为。这一理论的咨询师在实践中直接反对来访者信念中的“必须”、“应该”等绝对化概念,通过和来访者讨论信念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来缓解和消除之后的不良情绪和行为的后果。 在理性情绪疗法的发展中,主要的趋势是还提出个体对于自我、他人、社会存在正确认知的理念,来帮助实际问题的解决。同时它和其它认知疗法一样具有务实和开放的态度,在实践中成功彼此学习,同时整合来行为主义疗法中的各种技术。所以合理情绪疗法在原来的RET的基础上,现在又称为REB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