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修通,这是对病人存在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讨论或辩论的阶段,也是治疗的关键阶段。这时治疗者主要采用辩论的方法动摇病人的不合理信念,使他们认识到那些不合理信念是不现实、不合逻辑的,也是没有根据的。同时分清什么是合理信念,什么是不合理信念,从而用合理的信念取代不合理的信念,治疗过程中还可以采取其他认知行为疗法,如布置病人做认知性的家庭作业或进行放松训练以强化治疗效果。
④再教育,这是巩固治疗效果并结束治疗的阶段。这时治疗者要帮助病人巩固在治疗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以便能更熟练地采用合理的方式去思考问题,使其在脱离治疗情境之后能更合理地生活,更少地受不合理信念的困扰。
(二)贝克的认知转变疗法
这种心理疗法的理论基础是贝克的情绪障碍认知理论。他认为心理障碍不—定都是由神秘的、不可抗拒的力量所产生,相反,日常生活中的平常事件,如错误的学习,依据片面的或不正确的信息作出的错误推论等也会引起心理障碍。
以下是贝克等归纳的几种常见的认知歪曲的形式:
① 任意推断,即在证剧缺乏或互相矛盾之时,武断地做出结论。 ② 选择性概括,即以偏盖全的认知方式。 ③ 过度引伸,或称过度泛化。即从一件琐碎的事件出发引伸出关于能力或价值的普遍性结论, ④ 夸大或缩小,即指对某些事物的过份重视或轻视而与实际情况不相符,表现为对客观事件的意义作出歪曲的评价。 ⑤ 双极式思维,或走极端的思维,即把生活往往看成要么全对,要么全错,绝无中间状态可言。 ⑥ 个人化,是——种变形的内疚心理。即在缺乏相应联系的情况下把外部事件的发生全都归因于自己的过失与无能。
认知转变疗法的的主要目标在于改变患者歪曲的认知,从而改善失调的情绪与行为。其治疗的基本过程如下:
①识别自动式思维,是指介于外部事件与个体对事件的不良情绪反应之间的那些想法,表现为患者对自己、对周围世界和对未来三者的消极评价。这种自动式思维,一般人不会意识到它的存在,因此,在治疗过程中病人首先应学会识别自动式思维。治疗者可用提问、指导病人想象或角色扮演等方式来识别自动式思维。 ②识别认知错误,为了帮助病人识别认知错误,治疗者应该听取和记下病人诉说的自动式思维以及不同的情境与问题,然后要求病人归纳出一般的规律,找出共性。 ③真实性检验,这是治疗的中心环节。一旦认识了一种或一组歪曲的信念,就可训练病人按下列顺序进行更严格的检验:我的证据是什么?对那个问题是否还有别的认知存在?假设那是真的,结果是否就会那么糟? 在患者能够认识和评论这些不正确的自动式思维和信念之时,新的、更接近现实的信念便会逐渐代替了旧的、不真实的信念。随后要求病人按照这些新的认知结构去实践,检验它是否切实可行。治疗者还要通过给病人布置一定的家庭作业,并让病人反复练习,以巩固新的认知结构。
此外,还有一些类似行为治疗的方法,如通过记录和观察行为达到对现实的正确认识,进而改变病人的认知,去注意监控苦闷与焦虑水平,这就是认知转变疗法常用的技术。
(三)自我指导训练
该疗法是由迈肯鲍姆在上个世纪70年代提出。他将认知看成是在行为技能发展中所运用的自我指导,这些指导在行为的初学阶段处于意识水平,当行为习得之后,这些指导从意识中消失,以后行为可以自动完成。如果学习的指导是错误的或不完善的。以后的行为就可能发生障碍。为此,应让患者想象用一组新的指导去指导—组新的行为。该方案多用于治疗:儿童多动症、冲动儿童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