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治疗(Behavior therapy)是指利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直接改变或改善治疗者行为的治疗方法。
行为治疗的基本理论
经典条件反射:基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认为条件反射(唾液分泌)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后天学得的,一定是在条件刺激(铃声)与非条件刺激(肉)反复多次相结合出现后才能建立起来,且受非条件刺激的影响增强或消退。此学说有助于对人类情绪、动机、行为的理解,但对较复杂的行为模式难以解释。
操作条件反射:强调个体从操作活动中自己获得奖罚,操作性行为是一种自发的行为,其出现与环境发生的某些后果有关,或者说是作用于环境并产生效果的手段或工具,如婴儿啼哭可引来母亲的抚爱、老鼠压杆可以获得事物。这种行为最初是偶然碰上出现的反应,因通过多次反复实践均能得到同一反应而得到加强,这时就变成了自发的行为,即操作性行为。操作性行为可分三类:(1)阳性强化反应:操作性行为得到奖励,则反应会逐渐增强。(2)阴性强化反应:操作性行为与阴性刺激相伴出现,阴性刺激对反应起了强化作用,则反应就会逐渐减弱。(3)惩罚反应:任何行为出现会导致惩罚,这种行为就会减少。
社会学习理论:儿童和许多经验不是通过亲自操作实践而来,而是通过观察学习其他儿童或成人而学来的,这种观察学习较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更为复杂。通过观察学习,儿童可以获得新的反应模式,增强或削弱原来已有的反应模式,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获得新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增强、奖励的行为要比受到惩罚的行为容易学习。
行为治疗的基本技术
系统脱敏:系统脱敏就是一步一步地逐渐消除个体对各种恐怖性刺激所带来的焦虑和紧张,当他面对一种教弱的刺激时,让他产生一种在生理上抑制焦虑的放松状态,当较弱的刺激能够忍受后,再逐渐增加刺激的强度,直到最强刺激也不引起焦虑为止。
系统脱敏包括以下四个步骤:(1)肌肉放松训练:让他注意到全身的肌群,先让肌肉紧张,然后放松达到舒适、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2)衡量主观焦虑程度:想象或体验在某种情境中自己主观的焦虑程度,并给予等级评分。(3)建立焦虑反应等级:根据自己主观对焦虑的评分数,由小到大排序,并与引起焦虑的刺激从时间和空间上联系起来。(4)重新学习:将焦虑等级中引发焦虑的事件与肌肉放松训练真正对应起来,遵循以下的治疗规律:放松—刺激—焦虑——放松,最后达到最强刺激也不焦虑的治疗目的。
暴露与冲击技术:暴露和冲击疗法均属于系统脱敏治疗的变型,当患有恐怖症、焦虑症或强迫症的个体较长时间暴露在假想(冲击疗法)或真实(暴露疗法)的可导致焦虑、恐怖的场景之中,使他出现最大程度的焦虑或恐怖体验,此时只要不伴有疼痛或其他躯体的厌恶性感觉,经过反复地、长期地暴露于刺激中之后,这类不良情绪就会逐渐消失。
示范疗法:根据观察学习的原理,个体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来学习、增强并获得良好行为,减少、消除不良行为。
阳性强化法:根据操作条件反射理论,个体的一种行为过后即给予正性强化,如奖励、表扬等,这种行为就会增加。在进行阳性强化治疗时,要先了解到需要强化哪些行为,喜欢何种强化物,只有做到这一点,阳性强化才能有的放矢,取得较好效果。
消退法:对于某些会强化不良行为的因素予以撤除,不良行为得不到强化后就会减少乃至消失。切记治疗中不能再给予强化物,否则治疗难以凑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