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普遍认为的观点,人一生下来就有一个精神胚胎,它就像一颗种子一样,需要浇灌,需要滋润,不能刻意纠正它,压制它,干涉它,基于这个道理,有个心理学家提出了爱与自由,就是让每个人的精神胚体茁壮成长。最终,成长为他自己的样子,听起来高端大气,虚无缥缈,更像是《读者》《青年文摘》首页的一个散文,而不是具体的一个可操作的说明文。而行为主义学派就更具有现实主义,根据巴普洛夫的条件反射,他说,给我一打婴儿,我通过后天训练,可以把他打造成任何样子,我姑且不说对不对,只是我想有多人会觉得自己像实验室的狗一样,机械得给你点刺激,你就有什么反应,就跟这么多年的应试教育一样。所以我看到一些人,混混沌沌,一路走来,早就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作为一个流水线上的产品,他只有一个标签跟别人不一样——所谓的大学专业。
我用十多年来追求高考分数,追求一个好的大学,却只用了几天时间来选择专业,就像你用十多年来积累弹药,却在最后上战场的时候不分方向得随便开枪,想想都觉得。。。浪费。当然我也不能说别人怎么样,所以这篇文章都是我的个人观点,不一定适用于别人,就像性格差异一样,总有人身怀理想,总有人关注现实,其实都很好。我当年选择志愿,老爹说,我替你打听过了,现在土木最跑火,你就给我读这个,然后找了一帮人给我做思想工作,然后我就被成功洗脑,一直读到现在,才开始有点觉醒意识,但我不是说这样不好,而是对于我个人来不太好。记住,有些现实主义者,他只关心一件事,那就是物质上的成功。 现在进入主题,进入之前我先自我分析一下,我目前在写心理学的文章,而且文笔还不错。但事实上,如果我当面跟别人说,或者当众跟别人演讲关于我的这个性格分类,我一定会浑身哆嗦。这就是我们性格分类的起点,内倾和外倾,这种例子太多了,比如民间盛传以久的内向和外向,但是误区在于,他们认为前者是闷骚,后者是话唠,虽然有那么点对,但也不是全对,官方的定义是你一般喜欢用什么方式来获得能量,是聚会,还是独处,是给朋友打电话,还是自己静下心来阅读,是喜欢热闹得学习工作,走走串串,还是喜欢不被打扰,有个自己的独立空间。就拿跳舞来说,曾经有个内向的哥们老说,要是比赛的时候能发挥出自己在舞房一半的水平就好了,这种人就可能有点人际紧张,你看他在人前的表述,当众的发挥,可能抵不上他独自创作时的五分之一,很多大文豪,写了很多书,很多诗歌文章,或者理论作品,但是你叫他跟你当面讲,效果就差很。从职业上来讲,内向的人不太适合做销售,或者需要大量和陌生人接触的工作。 接下来是感官型和直觉型。这个几乎就是重点了,你看那些天天发微博,发说说,今天吃了什么。或者那些给你指路特别详细的人:你走到大厅的尽头,左转,穿过凯旋门。你会经过一排红色的门,门上写着“配电间三号房”,再往前走25英尺就会看到一个灭火器。复印室就在右边隔壁,走进复印室,复印机在左手边。而直觉型怎么指路呢:你沿着大厅走,左拐,走到底,恩。。好像是。。反正就在那个方向,你能找到的。
在直觉型的人眼中,一切都是相互联系的,这一定是有意义的。如果一个直觉型的人正在找一件特别的东西,他可能就从这件东西边走过,而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感官型的人会觉得这非常难以理解。对感官型的人来说,东西是真实的,存在的,它就在那儿----你怎么可能看不见呢? 感官型的人看到树木就是树木,而直觉型的人看到树木可能就会想到森林, 感官型的人,他们只知道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他们会关注今天天气怎么样,今天食堂的饭菜,注意一个人的外表,直觉型的人如果说去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他们看着窗外,思绪万千,突然想起一句人生哲理,而感官型的人呢,他就只能看到那些来来往往的灌木丛,所以说直觉型的人经常走神,他们不在乎他们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尝到的,碰到的,而除此之外东西,往往是他们的强项,比如过去,未来,比如事物之间的联系,意义。哲学家一般都是直觉型的,他们往往能看到自然规律,比如生就是死,死就是生诸如此类的。记着小学有篇文章是陈毅蘸墨,他们仿佛总在思考,所以都不在意手里拿的什么,而延伸下去呢,他们往往不那么在乎自己的穿着或者发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