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是:

首页 >> 心理氧吧 >> 正文

微博热背后的心理原因是什么?

日期:2011/1/13 17:03:31 点击: 作者:   查看咨询师
    最新公布的《2010中国微博年度报告》显示,微博的访问用户已达1.2亿多。大家热衷织“围脖”背后的心理原因是什么?
 
    心态一:“草根”,张扬自我参与社会的途径 心理咨询 
   
    微博似乎在一夜之间火爆流行。2010年被称为“微博元年”。
 
    三言两语就能发发感慨、晒晒心情的微博,不仅仅是“140”个字符,它提供了太多的可能性。随便说句话、发个照片,就可能成为焦点;原本默默无名的人,一不留神就能成为“微名人”,粉丝成百上千。普通百姓、名人甚至晚期癌症患者,都在通过微博展示自己的生活体验,随时记录心情和感受。不少用户每隔5分钟检查一次微博,去饭馆要把饭菜拍下来发上去,看到路边奇人怪事也要第一时间加上点评发到网上。有的甚至直播吃饭、睡觉、购物、做菜甚至夫妻吵架。
 
    《2010中国微博年度报告》显示,中国微博服务的访问用户规模已达到12521.7万人。在2010年舆情热度靠前的50起重大舆情案例中,微博首发的有11起,比重约占22%。2010年影响较大的74起与微博相关的舆情案例中,有近五成存在明显的意见领袖。他们通过微博转发和评论,可以将某一事件迅速推至舆论高潮,也可以设置议题,改变公共舆论议题走向。微博的传播效力日益扩大的同时,也带来了谣言的滋生,比如金庸被去世、张国荣被复活等。
 
    以前,百姓大多数时候只是听众或观众。而在网络时代,微博使人人具有平等的话语权,有表达自我的均等机会。无论社会地位高低、职业贵贱,大家都是信息的表达者、接受者和传播者。
 
    其背后的含义是,“我是草根一个,也有表达自我的权利;我也需要关注,别人也要听听我的声音”。“我的微博我做主。”在强大的社会结构面前,越是感觉到异化和渺小的人,越是愿意通过微博这种形式表达自我。2010年,“打工皇帝”唐骏、“网络公厕论”创始人周立波、“肖式反射弧”的创立者肖传国等人,都遭受了微博网友的围追堵截。
 
    对比西方文化很能说明问题,西方人一般并不热衷于通过写微博或博客这样的形式来表达自我,也很少在网络上发表个人意见,西方人上网更多与实用目的有关,如购物、娱乐。马修·罗宾森,这个年仅15岁的“史上最牛实习生”,在摩根士丹利当实习生时发表研究报告称,绝大多数人都注册了Twitter,但随后他们就会把它丢在一边,而不会去更新,“他们还意识到,没有人能看到自己的资料,因此这些‘嘀咕’是没有意义的。”这份报告迅速震惊投资界,令那些一直为Twitter叫好的投资家们大跌眼镜。
 
    心态二:自我唠叨,可以及时释放负面情绪
 
    许多微博都记录着个人对身边事物的体验和看法,或直播正在发生的事情。有些事情即使很琐碎,但对于个人来说,仍然是有意义的。
 
    等车时的心情:“如果我晚点了飞机不等我,飞机如果晚点了我必须等飞机。”
 
    情侣吵架时的发泄:“我只想过平静的二人生活,我受不了了!!!啊啊啊啊啊………≥﹏≤”没有标准的语法,符号的“创新”只为了表达情绪。不顺心时的抱怨:“老板别扭,房东抠门,房间突然没有电了……”也有充满幽默的哲理:“如果不是因为打不过你,我早就跟你翻脸了”。“不是我瞧不上你,而是我根本没有瞧过你,因为我太忙了。”
 
    新浪发起的“您为什么玩微博”网络多选项投票显示,个人感情发泄以及关注明星动态分别以53%和52%的比例位居前两位。
 
    每个人生都是一条独特的、不可重复的河流。柏拉图说过:“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很多人希望借助微博见证个人的成长和成熟,反省自我、控制和改变自我。还有些人通过微博记录每天最有收获的事情,对于自己的工作与交往得失进行点评,适当释放了负面情绪,让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心态三:“微名人”,满足被人关注、被人需要
 
     “我的粉丝都快500了!”“哎呀,我得尽快把这条微博发出去,要不真对不起粉丝们!”“我今天上午都转发20多条了!”相信很多人在不同的场合,都听过类似的话语。
 
    在微博的世界里,人人都有自己的粉丝。看着粉丝人数不断增长,很多人都有一种自豪感。在只言片语间,你就可以获得来自粉丝的支持,成为一个小小的名人。这就是微博的妙处——当你的一个思维成为社会事件,你就会开始欣赏自己、崇拜自己。新浪微博创始人任向晖这样描绘着微博的意义。
 
    据统计,微博的力量是博客的200倍。一条微博发出后30秒,就可达到微博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18分钟,就能获得200万人次的“目击”。现在,微博的功能正逐渐演变成明星的发言平台,引发粉丝热捧。这些加“V”的实名认证博主们,也和普通人一样,会宣泄烦恼,只是他们的言论会更加引起关注。韩寒一个“喂”字,就得到了上万条评论;冯小刚把微博变成“冯通社”,《唐山大地震》在金马奖评选中失意而归后,他在微博上向金马奖“开火”,迎来一场唇枪舌剑。
 
    反省自我、提高自我,在传统社会是以日记形式存在的,而微博作为现代日记,最大特点就是与人分享。
 
    写微博的人可能都有这样一个心理,即关注自己的人越多,越爱写,越有成就感。其实,每个人都有认可自己和被他人认可的需要,这就是自尊的需要,成就的需要,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需要。虽然一些人可以通过出色的工作来满足这种需要,但毕竟不是人人都具有这样的能力。工作的竞争是更加现实和残酷的,现实的成功不易取得,而通过写微博来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扬是更加直接的和简单易行的,而且还具有娱乐性,没有任何压力。所以,有些人通过微博得到人们的认可,便沉湎于其中,不可自拔。
 
    心态四:网络社交,通过别人的鼓励来鼓励自我
 
    一项关于微博的社会调查报告显示,94.3%的人表示微博在改变自己的生活,87.3%的人表示会上微博了解大家对公共事件或突发事件的看法并发表意见,62.5%的人表示参与过微博上发起的寻人、祈福等公益行动。
 
    有些人的微博非常感人,如有的晚期癌症患者记录自己最后的生命时光。他们一方面通过这种方式鼓励自我战胜病魔,另一方面也需要别人的关注与鼓励,通过分享感受,让生命更有价值。
 
    现在,“微博招聘”、“微博求职”也出现了。一些单位开始在官方微博上就招聘流程、岗位要求、企业文化等在线答疑,引得不少高校毕业生在微博上加了“关注”。
 
    以上揭示出普通百姓渴望参与社会生活,渴望与别人分享。这种网络交流的盛行与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冷漠与疏远形成对比。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对周围的人抱有警惕和防御。也许越是现实生活中彼此疏远和竞争的人们,越需要通过这种匿名的方式来补偿情感的缺失;越是现实生活中没有交流安全感的人,才越会觉得与陌生人交流最安全。这也促使我们对现实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
 
    心理咨询师提醒,过度依赖微博具有消极的作用,使人容易逃避现实生活。其实,最有效果的克服手段是参与生活,而不是逃避。如果微博“成瘾”,妨碍了工作和学习,就需要引起警惕。
 
 下一篇:别怕陌生人——我们这个时代的社交焦虑

 上一篇:患上了洁癖该如何纠正?
·陈天智博士谈关于愤怒的管理
·做真实想做的自己
·纵观心境恶劣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学会放弃 上海心理专家
·认知疗法
·镜子疗法治疗罗嗦病
·【认知疗法】认知心理学三大经典理论
more
·已经碎了 回头何益
·猫的智慧
·《北爱》影评盘点
·美国人教我们怎么去生活
·解析幽默的言说
·《爱可以不伤》读后感
·相似性与差异性
 
·上海心理咨询谈下情绪障碍
·孝顺父母防止老年抑郁
·心理咨询教你释放心理情绪
·哪些因素会让人患上心理疾病
·职场上的人有请假心理
·自嘲的心理也不健康
more



顾恺颉博士以信息
添加中


 
   神经症
心理咨询:心理也会变老
上海心理咨询谈下情绪障碍
长相引发心理问题
心理咨询谈失眠和心理的关系
即将当父母的人会有恐惧心理
IT员工心理问题分析
学生最容易产生焦虑症
心里想法多会照成失眠症状
心理咨询:小情绪大危害
孝顺父母防止老年抑郁
   咨询指南
李子勋优秀心理专家 被誉为最好的
·《爸爸去哪儿》-----浅谈父亲在家庭教
·心理咨询揭开冷漠的面纱
·心理医生研究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心灵花园治疗学校恐怖症的四个步骤
·改善孩子的精神健康
·坏习惯让孩子终身受害
·饮食协助孩子每天的成长和发展
·为什么孩子变得超重
·看美国人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行为
·家长送孩子去哪个国家读书终于有参考啦
李乐靖 资深心理咨询师
   咨询名录
徐  驰 张  睿 金晓鸣 邓玉洁 刘  莹 丁于红
汤佳渝 崔  瑗 杨丽丽 李乐靖 吴少里 岳宝华
张  青 黄敬泽 夏宇敏 蔡丹妮 李子勋 赵梅优
黄怡翔 刘  妮 章怡文 曾大一 翁  巍 吴  蕾
李红梅 李淑芸 徐文静 王玉斌 徐玮璟 刘  嫣
林国平 丛龙凤 周邦伦 蒋镇超 李去患 王东石
顾恺颉 陈天智 心灵花 李子勋 阿合买  傅安球
孙时进 高  天 陈福国 赵  梅 楮洪波 曹高举
 黄继志 刘  妍 周费文 郭  鸿 崔璨 心 吴琼烨
张  磊 张涵隽 沈光磊 姚君茹 鄢文钰 刘忠义
姜  艳 于京超 温漫荣

客服中心 | 企业服务 | 联系方式 | 公司介绍 | 本网招聘
客服信箱:service@xinlinghuayuan.com
咨询电话:021-51699291 招商加盟:021-51699232
合作单位:中华全国员工帮助计划发展研究中心、国际EAP协会、上海外服心理援助中心、美国曼哈顿领导力集团(MG)、美国精神分析协会、中国行为心理研究会、上海高格企业形象策划公司
上海诺迪律师事务所、上海半淞园法律事务所、上海古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徐汇中心地址:零陵路631号爱乐大厦1楼
Copyright@2001-2008 心灵花园心理咨询 中华人民共和国沪ICP备07033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