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是:

首页 >> 心理氧吧 >> 正文

一心多用会脑残

日期:2010/12/3 16:03:38 点击: 作者:   查看咨询师
    我们一边走路一边唱歌。我们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
    这是耳熟能详的一组造句。从语法上看,这些句子都没有错误,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人一度认为这样“一心多用”能达到节约时间、提高办事效率的目的。其实则不然。
    美国范德堡大学的鲍尔教授和同事一起,对大脑的“多任务处理”(即“一心多用”)现象进行了试验,结果发现,大脑同时做两件事只是一种幻觉,其实只不过是不断从一件事转换到另一件事。“这些转换需要一定的时间,可以通过练习缩短时间,但不可能短到任意小的数值。”2009年7月,这一试验被写成论文发表在《神经元》上。
 
大脑就是单核CPU
    关于凯撒大帝的传说是,他能一边看书,一边口述内容毫不相干的文件。尽管凯撒大帝的时代已经远去,科学家们还是用了一些现代的办法来揭示可能的原因。
    “我们主要是利用层析X线照相法来观察大脑的活动,结果发现把两件事混合在一起时,大脑额叶前部皮层立刻开始发挥关键作用,但它并不能保证两个行为真正同时并行,而是依次先后处理,转换速度可快到让我们产生‘同时’的幻觉。”鲍尔教授介绍说。(
    他把7个志愿者组成一个实验小组来尝试解答凯撒大帝是怎样做到“一心多用”的:一方面,测试者们需要按下两个按钮中的一个来对屏幕上出现的图像进行分类;另一方面,测试者们需要对同时听到的声音也进行分类并大声做出回答。“这两件事情看起来都非常简单,志愿者单独做任何一件事都游刃有余,但同时做两件事时却一团糟。”
    因此,鲍尔教授和同事们再对志愿者进行了两周有针对性的训练,之后,他们“一心多用”的速度倒是真的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经过专业训练的杂技师可以一边骑自行车一边进行空中抛球的表演,而普通人却只会手忙脚乱。不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神经学家厄尔·米勒奉劝大家不要轻易妄想成为“杂技师”,“相比于循序渐进地做事,同时做两件或多件事需要付出更多的脑力。”
    事实上,鲍尔教授在志愿者们同时处理不同工作时对他们的脑部进行扫描,发现即使面前有很多看得见的物体,也仅有一两件会引起大脑的反应,这表明我们实际上只能集中精力做一两件事。“也就是说,其他的物体只会麻痹大脑,让它来回忙碌做无用功。”
    而在美国《实验心理学杂志》上的另一篇文章也提到,当学生一边做复杂的数学题一边做其他事时要花费更长的时间,速度比专心只做题会慢40%。
    降低的不仅仅是速度,“一心多用”还会产生负面的生理反应,比如加快应激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加州大学的科学家马克说,不要去逼迫大脑承受更大的压力,因为人们快速地在不同工作中换来换去时,感觉工作速度会加快,但其实效率很低。而不到半小时,他们会明显感到血压升高,挫折感也变得更强。长此以往,会让这些人更倾向于好斗而冲动,同时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走走说说伤健康
    相信大脑可以一心多用的人,其自信可能来源于电脑。
    事实上,“多任务处理”就是从计算机领域借用的一个术语。它的本意是指一项可以让电脑把一项工作分成许多程序或任务的技术。比如,我们打开电脑之后,可以运行文字操作系统写文章,又能上网下载自己喜爱的电影《冰河世纪3》,同时还可以挂上QQ、MSN和朋友聊天。
    相当多的人认为大脑也可以通过类似的方式运行,比如一边打手机一边开车,因为开车调动的是视觉神经,而打手机调动的是听觉神经。
 
但别忘记负责指挥的大脑只有一个。
    美国陆军曾就打手机对驾驶能力的影响专门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任何方式对移动电话的使用,都会导致驾驶者处理交通状况的能力大幅下降”。美国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统计数据显示,每天因司机分神导致的车祸占总量的80%,手机是其中的“罪魁祸首”。开车使用手机的司机注意力或驾驶技能减低的程度,与醉酒司机不相上下。有鉴于此,“开车请勿打手机”已经不再是一句标语,而被美国29个州和哥伦比亚地区写入了法律条文。
    撇开开车打手机这样“高技术含量”的行为而言,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即便是边走路边说话也会损害我们的健康。由于说话和呼吸属大脑同一区域控制,边走路边说话会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神经信号传输的中断,腹部肌肉活动减弱,降低对脊椎等的保护作用。同样,如果一边进食,一边思考问题;或一边进食,一边看书、看电视,大量的血液要供应脑部工作,会直接影响胃肠道的血液供应。长此以往,就会影响胃的功能,导致胃病发生。这下你或许可以理解,小时候为什么妈妈总在你吃饭看电视的时候愤怒地关掉电视了吧?!(心灵花园 摘选)心理咨询
 下一篇:网上购物的心理学

 上一篇:付钞票时你在想什么
·陈天智博士谈关于愤怒的管理
·做真实想做的自己
·纵观心境恶劣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学会放弃 上海心理专家
·认知疗法
·镜子疗法治疗罗嗦病
·【认知疗法】认知心理学三大经典理论
more
·已经碎了 回头何益
·猫的智慧
·《北爱》影评盘点
·美国人教我们怎么去生活
·解析幽默的言说
·《爱可以不伤》读后感
·相似性与差异性
 
·上海心理咨询谈下情绪障碍
·孝顺父母防止老年抑郁
·心理咨询教你释放心理情绪
·哪些因素会让人患上心理疾病
·职场上的人有请假心理
·自嘲的心理也不健康
more



顾恺颉博士以信息
添加中


 
   神经症
心理咨询:心理也会变老
上海心理咨询谈下情绪障碍
长相引发心理问题
心理咨询谈失眠和心理的关系
即将当父母的人会有恐惧心理
IT员工心理问题分析
学生最容易产生焦虑症
心里想法多会照成失眠症状
心理咨询:小情绪大危害
孝顺父母防止老年抑郁
   咨询指南
李子勋优秀心理专家 被誉为最好的
·《爸爸去哪儿》-----浅谈父亲在家庭教
·心理咨询揭开冷漠的面纱
·心理医生研究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心灵花园治疗学校恐怖症的四个步骤
·改善孩子的精神健康
·坏习惯让孩子终身受害
·饮食协助孩子每天的成长和发展
·为什么孩子变得超重
·看美国人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行为
·家长送孩子去哪个国家读书终于有参考啦
李乐靖 资深心理咨询师
   咨询名录
徐  驰 张  睿 金晓鸣 邓玉洁 刘  莹 丁于红
汤佳渝 崔  瑗 杨丽丽 李乐靖 吴少里 岳宝华
张  青 黄敬泽 夏宇敏 蔡丹妮 李子勋 赵梅优
黄怡翔 刘  妮 章怡文 曾大一 翁  巍 吴  蕾
李红梅 李淑芸 徐文静 王玉斌 徐玮璟 刘  嫣
林国平 丛龙凤 周邦伦 蒋镇超 李去患 王东石
顾恺颉 陈天智 心灵花 李子勋 阿合买  傅安球
孙时进 高  天 陈福国 赵  梅 楮洪波 曹高举
 黄继志 刘  妍 周费文 郭  鸿 崔璨 心 吴琼烨
张  磊 张涵隽 沈光磊 姚君茹 鄢文钰 刘忠义
姜  艳 于京超 温漫荣

客服中心 | 企业服务 | 联系方式 | 公司介绍 | 本网招聘
客服信箱:service@xinlinghuayuan.com
咨询电话:021-51699291 招商加盟:021-51699232
合作单位:中华全国员工帮助计划发展研究中心、国际EAP协会、上海外服心理援助中心、美国曼哈顿领导力集团(MG)、美国精神分析协会、中国行为心理研究会、上海高格企业形象策划公司
上海诺迪律师事务所、上海半淞园法律事务所、上海古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徐汇中心地址:零陵路631号爱乐大厦1楼
Copyright@2001-2008 心灵花园心理咨询 中华人民共和国沪ICP备07033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