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8/10/5 14:20:36 点击: 作者: 查看咨询师 |
对于同性爱者的咨询要注意两点: 1、注意将素质性同性恋与可变化同性恋区别对待 笔者认为同性恋问题是复杂的,不能简单处理,要想正确诊断处理好这一问题,必需明确以下的概念: (一)素质性同性恋的判断标准(Gadpaille,1980): 1、自己无法抑制的,要与同性有亲昵行为,包括从幻想到性交等性行为。 2、情感和欲望的对象只限于同性。 3、渴望同性的书信、文字、谈话、交往、甚至为之神魂颠倒。 4、经常感到孤独,抑郁,罪恶感、羞耻感。 (二)可变化的同性恋类型: 1、局限于儿童与青春期同性间性游戏,15岁前33%的女性和50%的男性有过同性间的性游戏,但却只有很少数人日后成为同性恋者。 2、假性同性恋(paeudo-homosexuality),系非素质性、出于非性需求的或在胁迫之下而屈从,或因缺乏男子气概而被他人称为 “娘娘腔“、“假丫头“,自己却误认为是同性恋,如青春期同性爱慕。 3、强迫或剥削性同性恋行为(enforced or exploitative behavior),指同性间强暴或以同性性行为作为敲诈或其行使权力的象征。 4、境遇性同性恋,指在特殊环境下呈同性恋,一旦脱离该环境又呈异性恋,如在军营、远洋船队、寄宿学校、监狱等环境下。 5、放纵型同性恋(faculative homosexuality),不一定对同性性行为感兴趣,只是为了尝试性体验。 6、金钱交易性同性恋(同性卖淫)。 7、潜伏型同性恋(latent homosexuality),多见于中年人,突然有不可遏制的与同性有亲昵关系的念头。 8、意念性同性恋(ideological homosexuality),又称政治性同性恋,主要是女权主义者为表达对男性的反抗而有意与其他女性发生性关系。 [3] 对于同性爱者的正确区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不能简单地就说同性恋是治不好的,也同样不能简单地说同性爱是治得好的。严格地来说于素质性同性恋来说,是没有治愈的案例的。1973年,美国精神病学会将同性恋剔除出疾病分类。美国心理学会也于次年做出了类似的决定,不再认为同性恋是一种心理变态。1998年8月,美国心理学会通过投票,反对任何治疗同性恋的做法,认为“不存在任何科学证据证明’修补疗法’(美国宗教界治疗同性恋的一种疗法)的有效性……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有何种治疗能够改变一个人根深蒂固的同性恋欲望“。同年12月,美国精神病学会董事会一致投票,认为“(修补疗法)将加剧病人已经亲身体验着的自恨情绪“。[4]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些有同性性行为的人,他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同性爱者,通过教育引导可以拥有异性恋生活,甚至能够放弃同性爱行为。对有同性爱行为而性定向不确定的人应该帮助其开发和建立异性恋关系;而对于性定向稳定的人则应注意教育他们控制自己,避免发生与法律相抵触的行为。 2、注意把握新时期的同性恋心理变化的特点 新时期的同性恋的心理变化有了一定的特点。 (1)、年龄段不同,咨客的咨询原因不同。在作者接触的同性恋中25岁以下的咨客60%来咨询的主要是认同自己身份中内心出现的障碍。有很多的同性恋者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他老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他会怀疑自己是不是“有病“,所以他来找我们。青年或青少年咨客多处于性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可塑阶段,他们有对同性的情感渴望,但一怕遭对方拒绝失去心中的偶像,二怕暴露身份后身败名裂、 遭亲朋与社会唾弃,因此他们既符合假性同性恋中的同性爱慕又符合自我不和谐同性恋的诊断特点。这些咨客的特点是均不能接受自己目前的性取向,感到心情沉重、极度痛苦、多数人流露出轻生倾向或欲望,不能继续承受精神上的折磨和煎熬,迫切希望得到医生帮助以便能像绝大多数人那样过异性恋生活。但正如美国儿科学院在有关同性恋的声明中指出的那样:“心理咨询对那些为自己的性倾向感到迷惑的青少年来说是有益的……试图改变性倾向的努力是与此相矛盾的,因为它会带来羞愧与焦虑,而对于改变性倾向却无济于事……同性恋青少年所面临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因为外界的陈见、敌意、仇视和鼓励造成的。“(4) |
|
顾恺颉博士以信息
添加中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