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浏览新闻时,发现一篇报道,“‘富二代’欲承父业遭拒,父亲:和官员打交道太累”,文中一段话让我感触甚多,“实际上,小曼很小就去了国外,以至于说起话来英文更像母语。两年前,她回到北京,并一直赋闲在家。她选择了各种健身和保养项目,再加上各种高层次的社交,整个人看上去总是光彩照人。2013年,她体验了20多年来的两个第一次——第一次坐地铁,尽管10分钟之后,她就逃了出来,因为被北京地铁里的高温和拥挤吓到;第一次看7点档的新闻联播,因为她终于要工作了,而且单位是一个国家部委。而对于新闻联播,她的观后感独特,认为‘很有意思’”。读到此,作为上海心理咨询师的我不由得感叹,“小曼能在中国工作吗?她能适应中国的工作环境吗?” 在心潮旗下的心灵花园工作的近两年内,为数十位富二代或官二代做过心理咨询。发现他们有很多共同之处:从小就被家人视为掌上明珠;从小被安排参加了各种各样的学习班或补习班;都有在国外上学的经历;归国后都感觉不能适应国内的环境;父母有意让他们继承自己的事业,但都忧心忡忡。在与富一代交流时,起初他们不明白孩子为何会变得如此,觉得自己将最好都给了孩子:选择最好的幼儿园、最好的小学、最好的中学和最好的大学;孩子应该比他们更优秀才是。然而孩子却问题重重,他们实在不明白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在孩子们成长的路上,父辈们替他们消除障碍,解决困难;用他们几十年的人生经验替他们计划好人生之路。虽然是完美的计划,但“富二代”们偏偏拒绝接受,他们无可奈何。 为什么“富二代”会这样?我和多位“富一代”探讨过这个问题。可能有这么几个原因。首先,“富一代”强烈的望子成龙的渴望使得他们只是专注于孩子们智力的开发,而忽略了对情绪的控制;第二,对孩子过度的疼爱,不舍得吃苦、受累,替孩子解决了所有问题和困难;其三,作为全家的掌上明珠,孩子自小就是全家的中心,因而从小就不知从他人角度来看待问题。如此的疼爱孩子,却使得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失去了培养人生一个最重要能力的机会——情商。 据《21世纪报》(英文)报道,美国对733位亿万富翁所做的调查显示,他们成功的前几位因素均为情商因素,包括控制自己的情绪、遇到困难能够坚持、遇到挫折和失败能够重新振作,以及诚实待人、对人宽厚友好。另外,据《深圳特区报》报道,当问起我国一些优秀企业的老总,“当代大学毕业生最缺乏什么”,他们的答案是:“缺乏情商”,主要表现在“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经不起批评”。我的一位来访者,上海某所名牌大学的经济学硕士,毕业后在某个世界500强企业工作。因为工作失误而受到领导的批评,结果却自暴自弃。在家宅了多年,每天只是上网打游戏,拒绝和人往来,更拒绝找工作。目前国内“富二代”的现状使我不由想起中国那句古话,“富不过三代”。这些“富二代”们能继续“富一代”的事业是财富吗?会有“富三代”,“富四代”吗?前景不容乐观。 在和富一代交流时,他们也承认,若不是他们小时候吃的那些苦,他们不会那么坚强;若没有经历那些挫折和失败,他们也不会那么有智慧。如果没有那些毅力和智慧,他们不可能成功。然而,坚强和智慧不是通过书本,或是别人的谈话能够学到的,而必须要亲自实践。在实践中,才能渐渐培养起来。为此,如果家长想进来帮助孩子解决他们自己能解决的问题,那么,这家长是在剥夺孩子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如果家长不让孩子经历任何困难,那么这家长其实是在培养低能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