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师的话,经常与朋友的话很不一样。假如有一个人告诉咨询师:“我想自杀。”他不会说:“千万别。”他可能与你讨论:怎样的自杀方法比较快乐?如果自杀了会解决什么问题?留下什么问题?除了自杀还有别的解决办法吗?当然,需要与咨询师讨论自杀的人,往往没有真的下定决心采取行动。
如果有一个人告诉咨询师:“我与一个妓女发生了关系,我很害怕感染艾滋病。”咨询师不会简单地说:“赶快去做检查吧!如果是阴性就没事,如果是阳性得赶快治。”——那来访者就被咨询师推进一个更大的危机里了。咨询师应该预先考虑到所有的可能性,并帮来访者做好相应的心理预备:感染的危险到底有多大?来访者有没有足够的支持系统来度过危机,比如,婚姻是否幸福,有没有可靠的朋友?他的经济状况如何?一旦查出阳性能不能承担医药费?如果是阴性,他是否正处于一种危险的生活方式中……等等等等。
一个咨询师,不可能适合所有的来访者
每个咨询师都有他最适合的来访者,一位咨询师就曾说:“我最适合那些与我有相同心理问题的来访者。”就像两个物体,震动频率越接近,就越容易产生共鸣。
理想的咨询就像谈恋爱,要双方都找到感觉,在同一频道互动,影响才会真正发生。所以,你在选咨询师,咨询师也在选择来访者,当然,一个咨询师的技术越成熟,经验越丰富,适合的范围会扩大。
如果一个咨询师非常适合你,那是一种机缘;如果他没有接受你或你没有接受他,不一定是谁的错,也许只是频道各不相同。
很可能不会让你一直感到满意
很多人对心理咨询有一种误会,以为就像咨询师和来访者坐在一起分糖果,你好我好大家好。其实,有些时候,心理咨询也是很痛的,咨询师不会永远让你感到高兴,体验痛苦在心理咨询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症结往往是在那里。
此外,咨询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讨论与咨询师的关系。不少来访者,在咨询过程中对咨询师产生了意见,比如认为咨询师对他不够关心、对医生的某些言行感到愤怒,但却不敢暴露出来,怕把咨询师得罪了。这样一来,互动受到阻碍,治疗效果就要大打折扣。其实,这些感觉非常重要,要随时让咨询师知道,以此来调整你们的关系。
你是水,咨询师是船,水涨船高
弗洛依德说:“精神分析只能治好有精神分析头脑的人。”大意就是,来访者才是治疗的主体,咨询师只是一个工具,他是被动的,从属的,就像案头一本字典,需要的时候就去翻一下。
一旦形成了治疗关系,你必须投入,主动地坦承你的困惑与问题,而不是干等着咨询师来做什么,因为如果你不投入,咨询师就只能等待。
投入的另一个方面是:一旦你决定找咨询师,接受他的帮助,你就要拥有心理学头脑,在生活的每时每刻努力地觉察和分析自己,寻找不一样的处理问题的方法,接受不一样的视角。这些工作不仅在诊室里做,更要在生活里做。当你面对咨询师时,你要告诉他在新的方法和视角下,同样的情景不同的内心体验和效果,这样才能和咨询师形成良好的互动。 其实,心理咨询成功的关键是咨客自身的准备、内在成长的动力、咨询中真正投入的程度,我们都知道水涨船高这个道理,这里水就是咨客,船就是心理咨询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