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 ,中医古籍记载称“不寐” ,其内涵与现代医学“失眠”概念基本一致。“入夜则寐 ,入昼则寤”的睡眠与觉醒现象 ,是人体适应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 (即昼夜节律 )的一种自我调节的生理功能表现。这是人与自然协调一致 ,赖以生存的生理规律。这个规律谁也不能违背 ,顺之则生 ,逆之则害 ,甚至会疾病丛生。因此 ,人类必须重视睡眠 ,遵循睡眠与觉醒规律 ,这样身体才会健康 ,少生疾病。
心理咨询师说:人体对睡眠的要求 ,一般轻壮年一夜睡7-9小时 ,少年幼儿增加1- 3小时 ,老年人减少1- 3小时。这是不同年龄段对睡眠量 (时间 )的要求。上床半小时内即能入睡 ,整夜不醒或醒一次 ,不是间断多醒或早醒 ;不梦少梦 ,不是多梦或噩梦 ;睡眠深沉 ,不是似睡非睡 ,或易受环境干扰、惊醒。这是对睡眠质量的要求。人类最佳睡眠时间应是晚上10点──清晨6点 ,老年人稍提前为晚 9点──清晨5点 ,儿童为晚8点──清晨6点。
失眠的主要症状表现是上床难以入睡 ,或早醒或中间间断多醒 ;或多梦、噩梦 ,似睡非睡 ;或通宵难眠。这样的睡眠状况 ,如果发生的时间不长 ,且白天其他症状不明显 ,也不影响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功能 ,可称失眠 ,但不能认为就是
失眠症 ,因为出现一时的卧床难眠或间断多醒、早醒等症状是难免的常见的一种现象 ,一般经过自身精神或生活上的调节 ,不需服用什么安眠药物 ,于数日后可以自动恢复正常睡眠。这说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短时间的失眠症状 ,并不奇怪 ,也不可怕 ,不必急于服用安眠药 ,通过自身调节是可以恢复正常睡眠的。
如果出现上述某种失眠症状 ,连续时间两周以上 ,并且有头晕胀痛、心慌心烦等症状明显影响白天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功能时 ,可以说是一种疾病的表现 ,当称失眠症。失眠症发病有轻、中、重程度不同 ,因此 ,对失眠症的诊断需要有一个量和质的综合评价方法 ,才能作出相对比较客观的判断。
从
心理学角度分析失眠,失眠是一种心身疾病,切不可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