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惊讶于身边某个永远都不生气的人,竟然生气了,而且这个生气的力度简直是惊天地泣鬼神。那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呢?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中,卡伦·霍妮写到:人可能害怕在自身中发现针对他人的敌意。在这种情况下,压抑乃是获得暂时保障最简便最迅速的方式。通过压抑作用,令人感到害怕的敌意从意识中消逝了或者被阻挡在意识之外。然而,这种获得保障的最迅速的方式,长远地看,却并不一定是最安全的方式。通过压抑过程,敌意──或者为了指出它的动力特征,我们不妨使用愤怒一词──倒是被逐出了意识,但它却并没有被消除。它从个体人格的正常结构中分裂出来,因而失去控制;它作为一种有高度爆炸性和突发性的情感,在个人内心中不停地旋转并因而倾向于发泄。这种受到压抑的情感具有极大的爆炸性,因为,由于与人格的其它部分相隔绝,它反而拥有了更大并且往往是更令人惊奇的势力范围。
心理咨询师观点:习惯于压抑自身敌意的人,往往是看起来性格很好的老好人。在他们的成长经历中,面对或者表达他们的敌意可能对他们来说会面临“灾难”,比如他的家人忽视他的表达、用“正确的废话”来引导他不能生气等都会阻碍他真实情感的表达和事实上的沟通。长期的压抑,会让这个火药桶很容易因为一件小事引爆,借此他发泄了积压的情绪。在他没有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规律之前,这个过程会循环下去。另外,爆发也恰好可能作为了他引起别人关注的一种方式,来获得爱和倾听。但对于当事人来说,每次的敌意的积累都很耗费心理能量,这样的循环在没有解决真正问题的同时也占用了他过多的心理空间。
上海心潮心理咨询中心 顾歌心理专家团队 心理咨询师立木选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