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老喊“我要杀人,我要自杀,我是精神病”
高二学生小Q,成绩不错,家庭条件也都不错。可是从高二的某一天开始,他身边的人发现他老爱重复一句话“我要杀人,我要自杀,我是精神病”。后来情况越来越严重,最长时能持续十来个小时,最后只能暂时休学,到医院里被当做“精神病”来治疗。他的父亲是一所高校的副教授,而他也是一所重点高中的学生,心理医生通过催眠和沙盘游戏等映射发现,他所说的话并非没有逻辑。“我要杀人”指的是他最讨厌的两个人,一个是比他有更好成绩的同桌,而另外一个则是有着很高学问、对他要求严格的父亲,而他要自杀,是对自己精神受到折磨的不满,最后说自己是精神病,其实是恐惧因为杀人或者自杀带来的恐惧感,只要自己是精神病,杀人就不用负责任了。
■指点:强迫症不是“精神病”,不应当乱用药
这个孩子,如果被当做“精神病”,很多医院就会开一些安定的药物来治疗,其实起不到什么好的效果。不管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强迫症不过是一个阶段性的现象,比如在某个时间或者某一个特定的场景下才会做出某些重复性的行为。药物虽然暂时缓解了这个症状,但是却让本来已经因为重复而变得缓慢的孩子变得全天都行动迟缓。可以说,大部分的强迫症状跟生理上并没有太多的关系,还是心理因素的原因。在对待强迫症孩子的时候,作为一个心理医生,我并不建议采用药物治疗。
尽管这个孩子的行为看起来很荒诞,但是这种荒诞给我们传递了一个信号,告诉我们他哪里出了问题,就像得了感冒发烧一样是我们判断其内心世界的一个途径,而我们的目标当然不仅仅是去消灭这个症状——这是父母遇到这种行为常常出现误区的地方。
总结
追求完美好吗?
首先,教育一个孩子,他成长的过程,意味着他懂得更多的规则,知道更多的礼貌。这些规则和礼貌在一般情况下是必须的。但是过分地追求一种完美却会演变成一种极端。在孩子12岁以前,相对自由在他眼里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现在实行学前教育,越来越早地要求孩子多学到一些东西。处于弱势地位的孩子并不能很好地表达这种不满或者反抗,一些特殊的行为就出现了,比如对作业本过分要求完美,一旦出错就拼命地涂改或者重写,唯恐有一点点错误,除了希望得到表扬就是为了免除惩罚。这两种目标,难道不是让孩子过早地失去了对于学习的乐趣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