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是个宝,好好相处可称道 2008.10.22 B20版:法制周刊 稿件来源:新闻晚报
上海心潮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心理咨询师法学及心理学硕士 长期从事民事、婚姻法学研究□顾恺颉
读者来信: 专家您好,我和我先生在上海安家已经五年,明年我们计划要添个宝宝,就想到能让家里的老人来照顾孩子,为了提前适应上海的生活,今年七月份就把先生的父母接到了上海。 但自打先生父母来后,好景不长,我和他母亲就发生了几次摩擦,而且通常是为一些家庭琐事,他们认为我们不会过日子,我觉得他们太嗦。我和我先生因此也开始有了矛盾。工作本来就累,现在还要面对这样的局面,真不知道怎么办了。 专家解惑: 这是具有普遍性的问题,父母从老家来到陌生都市投靠儿女,期待享受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而你们也想有一个其乐融融的家庭环境,聊尽孝道。良好的意愿下,总会产生冲突,为什么老人家总是那么难相处呢?仔细分析,不难看出其中的缘由,我们是否缺乏一套合理的沟通方式,而让自己陷入困境。 我们首先要理解,老人在岁月沧桑中,早已生成属于“那个年代”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而老年人的心理和智力发展特征又导致他们对新事物理解和接受的缓慢和困难。退休后,老年人容易感受到失落、寂寞及孤独、无能或无助、死亡焦虑、希望被尊重等感觉,所以对老年人进行必要的理解后,在与其生活过程中要注意一些沟通原则: 首先是尊重,《论语》有云:“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孔子说,现在有人认为把老人们供养起来就是孝了,但就是犬马等家畜也被人养着。所以,没有对父母的敬重,两者又作什么区别呢? ” 其次是关怀与接纳,我们要在身心两方面善待老人,日常生活中,我们容易聚集在老人身体的变化上,而忽略老人的心理变化。 此外,我们还要掌握些具体的互动方式。我们身边的老人比较多的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入侵型,一种是支配型。入侵型老人是万事都介入,而且絮叨不停。对这样的老人要采取主动询问和倾听的姿态。支配型老人永远觉得孩子没长大,所以以已见支配孩子会让他感觉更安全;对这样的老人,要形成家庭会议模式并建立相应规则,老人一般会遵守。当然在生活中向老人证明自己是成熟和正确的,也是需要表现和证明一番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