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被问及是否想再看到儿子,跟他说点儿什么,顾女士盯着天花板,许久,她说,“不想看到他,因为太伤心了,没有话可以跟他说了,倒是想听听他对我的解释。他是我儿子,我也不想他被判刑。”
在医院,顾女士的哥哥昨日一直陪在其身边。顾女士说,这两天,多亏了娘家、婆家的亲戚前来照料,但爱人尚在美国。早报记者昨天在采访中了解到,顾女士的爱人长期在美国,儿子的生活费、学费耗尽了家中的积蓄,甚至已向亲朋好友借了万把元的钱。
事发时脑子一片空白
记者获悉,汪某对着母亲顾某连刺数刀,顾某当场倒地昏迷,汪某被赶来的民警抓获,同时民警迅速将顾某送至附近医院抢救。直到前天下午,顾某才从重症监护室转到普通病房。
记者从警方了解到,目前犯罪嫌疑人汪某已经被刑事拘留。对于缘何向母亲行凶,汪某表示,当时脑子一片空白。
“你和妈妈的感情好不好?”当问及他跟母亲的关系时,汪某迟疑了一下,没有吭声。过了一会他回答说:“挺好的。”谈及他们家的生活条件,汪某的回答是:“条件蛮好的。”他还告诉记者,除了向家里要钱,他在日本也自己打工。
汪某说,他知道妈妈现在的状况,“我希望妈妈能脱离危险,希望我们继续做母子。”
这条新闻的背后说明什么问题呢?且看心理专家的解读。
顾歌读心闻: 这个妈妈真的够冤的,因为儿子早和她说过耳朵里有装置似的发出声音,这就是精神疾病的一种症状-------幻听,如果早些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及时诊治,哪还有这样的情况。幻听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我根据多年经验进行总结,帮助大家早发现早治疗,防止再出现这样的后果。 最多见的是言语性幻听,声音常比较清晰,能清楚地辨别是男是女,熟识的或陌生的以及明确的旨出声音所在地点。而说话的方式也不一致,有的是个别人的声音,有个几个人或一群人议论他。一般多为直接对病人讲话,有时是听到一些人在议论和评论病人的缺点和问题,谈话内容以斥责、讽刺、嘲笑、甚至威胁、辱骂或命令性质的较多见。因而常常引起患者极度烦恼、愤怒和不安。甚至产生兴奋、激动或自伤伤人。有时病人听到为他辩护,表示同情、赞扬的话,可以独自微笑或洋洋得意。有时幻听命令他做某种事时,如拒绝服药、进食、殴打别人,让他自杀或损伤自己身体的某一部分,这些命令往往患者遵照执行,因而产生危害个人及社会的行动,故应特别注意。综上,这个新闻中的孩子出现的幻听很可能是一种命令幻听,如果不及时治疗,复发或趋于严重的可能性很大。 以下是几种容易出现幻听人精神障碍: (一)精神分裂症 最常见的为语言性幻听,一般意识清晰时出现。表现为:①争论性幻听:有两上或更多的人声进行争论或议论,用第三人称评论患者。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有特殊价值。②评论性幻听:幻听的内容是对患者加以叙述或评论。③读心症:患者听到的声音正是他的思想。在幻听支配下可出现伤人、损物、自伤及自杀行为。 (二)重性抑郁症 多为言语性幻听,向病人重复讲话或短语,内容多为贬低,嘲笑或催促命令患者结束自己的生命,如“你是坏人,应该自杀”,“跳楼、跳楼”等。在其支配和影响下患者可出现自杀、自伤行为。 (三)躁狂症 多发生于急性躁狂或谵妄性躁狂,在意识障碍情况下产生幻听,一般与心境协调一致,内容较简单,多是诉说患者有特殊本领或权力。 (四)周期性精神病 可出现幻听,内容简单,具有含糊和梦样特征,对患者情感影响不大。 (五)反应性精神障碍 在强烈的心理社会刺激影响下,可出现幻听,且多有轻度意识障碍,提示急性起病,其特征是内容简单,多为继发性,且与心理因素有关系。有时受幻听的影响,患者可出现冲动性行为。动作杂乱无目的,不易接触。 (六)酒精中毒性精神病 多在长期饮酒或突然停止饮酒后数日或1~2周内产生,多为言语性幻听。内容多为侮辱性或恐吓性,常在意识清晰状态下出现,患者为此常焦虑、苦恼、坐立不安,患者在激情之下可产生行凶报复或自伤行为,与顽固的器质性幻听相比,酒精中毒性幻觉有转瞬即逝,结构混乱的特点。 (七)癔症 在强烈的情感体验和意识范围缩小的情况下,可出现生动的听幻觉,内容多具体,常具有恐惧色彩。如××已死去的人在旁边与之交谈,且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 现在很多家长热衷把孩子送出国,但都忽视孩子的心理能否承受出国的环境和学习压力,所以在国外的孩子非常容易出现心理疾病,而且年纪越小,心理疾病发生率越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