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爸爸与兄妹之间关系一直很好,其中,小姑妈因为家境一般,常受我爸资助。不料手足情在爷爷去世后急转直下。爷爷走后不久,其他子女发现姑妈使了些手段独自卖掉了爷爷留下的房产。当他们质疑时,原本和善的姑妈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叫嚷着“你们有本事告我去好了”,甚至给我爸也发了很多绝情短消息。我爸傻眼了,这段时间,他常常一边回忆过去一边痛心疾首。我在旁边干着急,却不知如何帮他排解。 银城
答:利和义,某种程度上反映的是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有时我们对物质的放弃是为了获得心理上的安慰,有时我们也会为了物质利益而宁愿心灵不安;只有物质、心理双顾及才是一种平衡。姑妈选择了物质(房子)而失去心理平衡(社会的认同),只能证明她还只是存活在低层次的需求中(马斯洛的五种需求理论中,物的需求为低层次需求,爱与归属是中层次需求,尊重和自我实现是高层次需求)。如果姑妈的心智还会成长,我想她的不安会日益加深,也会后悔今日的选择。
另一方面,亲人间由于相处时间长,情感纠葛也就较深,过密的关系也隐藏着危机。因为亲密预示着控制,而有控制势必会有反抗。正如哥哥原先对妹妹的资助,哥哥有了付出,无形就会对妹妹有要求,而妹妹的行为在潜意识中可能正是一种宣泄。
同时,亲人间还存在超价目标。在社会上,人们都懂得关注是一种交换,友好是相互的。但在面对自己的亲人时,却往往对亲人有不切实际的要求,需求一旦受阻,就容易反目。本案中姑妈所做所为就因为她认为面对家人无所顾忌,在遭到家人的反对后,她的反目也在情理之中了。
因此,我的建议是:第一,客观分析、保持谅解。家庭问题是复杂的,姑妈的行为除人性使然,也可能是一种压抑的释放。所以家人之间的纠葛切忌先入为主,把心放大,多些容纳可能更有利事件的解决。
第二,尊重权利、适时沟通。家庭成员中虽有强弱,但都是独立自主的,在人格上也是平等。少提前恩,多予鼓励,给家人多些自由成长的空间,能促使弱势的成员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并有能力承受相应的后果。
顾恺颉(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