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3日上海心理咨询师督导的案例,关于一个21岁的正在服药的精神分裂男青年的来访者。 一:相关提示 1、来访者一开始提到,也是最常提到的问题:工作中和同事的不愉快,同事总是把他们自己的工作指派来访者去做,让来访者心里很不舒服。 2、后来多次提到一个关于同学不让他参加什么活动,并威胁要打他,他很害怕回家和妈妈说,妈妈有点不以为然的感觉,让他很不舒服,有种不理解感觉和妈妈疏远的感觉;后来也提到,妈妈发病时候破坏邻居的东西,人家常常来找他,心里很害怕。 3、他提到自己的病例第一栏是人际问题,第二个是抑郁问题;他在后面也提到在自己发病前后有比较明显的强迫思维和其他的强迫症状。 4、印象深的是来访者说过,他们都不是真心的朋友等等,还有相关的其他问题。 二:相关梳理 1、关于精神分裂症 在咨询中除了知道来访者正在吃药外,对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具体症状的资料知道的很少。这样对于来访者的定位就相当模糊,是精神分裂的康复者的辅助,还是正常的心理咨询不容易界定。 感觉应该对于来访者的病情做准确的界定,有利确定咨询的目标;对具体症状做详细的描述,区分病情症状引起的交往和心理不适应,和正常的交往和心理不适应的不同之处,观察两种症状是相互覆盖的多还是相互区分的多,采取正确的咨询思路。 2、关于抑郁 【 抑郁症的两个特点:一是自我攻击;二是自己和别人的边界不清楚。】(曾奇峰) 来访者总把别人的玩笑,甚至无意识的行为理解为对他的嘲笑和攻击,甚至他自己母亲的一些行为他也这样理解,多多少少有些自我攻击外化的感觉。 另外就是,来访者总是在想象一种非常好非常亲密的朋友关系或者人际关系,对任何人都抱有这种希望,也都会失望和痛苦的结果,人和不同的人距离和关系是自然而然的不一样的,这种痛苦的原因和结果不得不想到他和别人的边界比较模糊。 3、关于强迫 【 一切内在的心理冲突,其实都源于恐惧,因此强迫症也常被诊断为——恐惧症;最终造成强迫症的这些恐惧的根源,往往来至于两个方面,一是过去的心灵创伤,而是自我人格和认识的不完善。】(顾恺颉(顾歌)) 来访者最早的强迫思维或者强迫行为反应的是什么样的冲突,表现的是什么样的恐惧;经过长时间的强化,现在的强迫思维和行为反应的是什么样的冲突,变现的是什么样的恐惧,和之前有没有什么变化,都是应该思考和问到的项目。 4、小结 因为精神分裂的程度没有确定,所以先不讨论。只说抑郁和强迫是不是会产生一些交互作用,相互加强和促进。 【强迫症如果持续多年不愈,仪式化便日益突出并且固定化,最常见的伴发情况是心情抑郁,往往达到足以诊断抑郁症的的程度。】(许又新) 这里讲到强迫可以引发抑郁,强迫的行为或者思维如果比作一个图形的话,也 一定是一个封闭的图形,不断地重复一个简单的行为或者重复一个相对复杂些的系统性行为,最终也是在大的或者小的方面,明显的或者潜在的方面,用自己的行为来一遍一遍的描绘那个封闭的图形。 在【封闭】这方面,强迫和抑郁是相通的,是相互覆盖的,在这里是彼此是可以相互转化和相互促进的。 抑郁产生强迫,强迫加重抑郁。这里说的是两种症状都存在时候可能产生的相互关系,并不是只有单一一个症状时候,必然会派生出另外一个症状。 1、信息收集和分类 首先,在初次心理咨询中,咨询师一般不应该带着太多假设用固定的某种方法去咨询和收集信息,当天的第一次咨询证明这样做不是很好,咨询者和来访者都在捉迷藏一样,都很累,但是谁也找不到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