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初次见面的来访者,心理咨询师要做些什么呢? 首先,建立咨访关系。 咨访关系是所有影响心理咨询效果因素的重中之重,是咨询师必须加以重视和用心维护的。可以说,第一次见面,咨询师做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和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得到来访者的信任。 这点不光适用于心理咨询,也适用于其他的人际交往中。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心事,产生不良情绪也是常有的,每当这时我们就需要寻找宣泄的出口。但我想很少有人会逢人便说,而是会有选择性地向人倾吐,如比较容易对“顺眼”的人和感觉“值得信任”的人敞开心扉。这点非常容易理解,如果一个人你对他连最起码的喜欢和信任都没有,又怎么会产生倾吐的欲望,又怎么会放心倾吐给他呢? 作为心理咨询师,面对完全陌生的来访者,如何才能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这就考验咨询师的倾听和共情能力了。 “倾听”,大家都知道这个词。做到“听”很容易,只要坐到那里把耳朵张开就行了。但是要“倾听”,就不光要用到耳朵,更要用心。何谓用心?就是用心去体会话语背后的情感,听出弦外之音。大家都知道,中国人是比较含蓄的民族,表达感情很少有特别直接露骨的词,而是倾向于“话里有话”。有些人“话里有话”的时候心里还是清楚他自己想表达什么想要什么,因为这对他来说更多的是一种委婉的交际手段。但其实有很多人的“话里有话”却往往不是这样,他们在说的时候并不确切地明了自己要表达什么想要什么,只有当听的人看出来、理出来和指出来之后,他们才会突然醒悟,从而更清晰地了解自己。这就是心理咨询师要达到的“倾听”。 “共情”,对于没有接触过心理的人可能会有点陌生,说得通俗点就是让人感到被理解和被接纳。共情的精准与否与良好咨访关系的建立的联系非常密切。来访者咨询结束时的感觉好不好,很大程度就是取决于咨询师是否做到了共情。来访者来到心理咨询师这里一般都是因为在某些方面的行为和想法不被大众所接受和理解,甚至有时还会遭到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强烈谴责,这些对于来访者来说都是痛苦的来源。作为心理咨询师,如果再秉承一副主流价值的脸孔对来访者进行评判就非常不合时宜了。心理咨询师要让来访者感觉到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是匹配的,是合理的,是可以理解的。这样一来,来访者的心理负担就会减轻,从感到被理解被接纳到主动去理解和接纳他人,从而产生积极改变的动机。 其次,广泛性搜集信息。 广泛性搜集信息,就是争取了解来访者的方方面面。因为第一次见面,即使是迫切想要改变现状的来访者也不一定就会把真正的问题说出来,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都知道有时候做到最后就会发现来访者真正的问题跟他刚来的时候说的问题根本不是一回事。广泛性搜集信息一方面有利于心理咨询师觉察真正的问题所在,另一方面也是心理咨询师表达对来访者积极关注的有效方式。来访者的家庭状况、情感状态、工作情况、兴趣爱好等等,这些咨询师最好都了解一下。但心理咨询师一定要注意因人而异,有的来访者并不喜欢被人问及“不相关问题”,这个时候心理咨询师就不需要继续盯着问,以免来访者由于感觉被打探隐私而产生愤怒情绪,影响咨询效果。心理咨询师要因时因地因人及时调整咨询策略。 总之,对于初次见面的来访者,心理咨询师要努力与之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积极关注来访者了解他的方方面面。不要着急一步一步来,先平复情绪,再解决问题。切忌“只见病而不见人”。(上海心潮心灵花园实习咨询师 刘馨泽)
案例一: 男,频繁变动工作,平均每两年换一个工作。自己感觉情绪时好时坏,有时感觉很消沉什么都不想做,有时感觉又很激昂有好多事需要做。不知道自己情绪变化这样极端的原因,感到生活被影响而担心。曾经用运动来缓解自己的情绪,但不太管用,希望咨询师能告诉自己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