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人本主义
心理学和哲学第二次重大变革发生在20世纪的早期,主要是针对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的出现。行为主义,由约翰·华生(John Watson)等一行拥护者所捍卫,强调人类机能机械的、外显的一面;精神分析,以弗洛伊德(Freud)和他的追随者为先锋,宣扬内隐的内在心灵决定论。存在人本主义学者声称,上述两种情况,都无法彰显人类心灵璀璨与神秘的完整性,也无法展示它自由却脆弱的现实性。
所以,存在人本主义学者发起了反抗。在这些反抗中,有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1902/1936)关于灵性的沉思冥想,有奥托·兰克(Otto Rank,1936)关于生的恐惧和死的恐惧,有荣格(C.G.Jung)(1966)的神秘学以及亨利·默里(Murray et al.,1938)的创造性。但是当这个群体在对存在人本主义哲学旁敲侧击时,另一个群体——主要是曾经的弗洛伊德主义者,他们直接勾勒出了存在人本主义的传承线路。
举例来说,路德维格·宾斯旺格(Ludiwg Binswange,1958)和梅达尔·博斯(Medard Boss,1963),他们以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962)和埃德蒙·胡塞尔(Edmund Husserl,1913/1962)的存在主义和现象学哲学为基础,发展了精神治疗实践。海德格尔在克尔凯郭尔强调主体的基础上,发展了“存在”(being)的哲学。
关于“存在”,海德格尔说它既不意味着自我封闭的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也不是宿命论的现实主义(realism),而是两者“生动的”结合体,他称之为“在世存在”(being inthe word)。借助“在世存在”的概念,海德格尔尝试去说明西方的传统——内部与外部分离、主观与客观分离——具有误导性。从经验的立场来看,并没有明确的方法可以将它们分离开来。根据海德格尔的观点,在某个阶段,我们既是单独的、主观的自我,同时,我们又与外在世界相关联。为了发展他的理论,海德格尔采用了现象学的方法和实践,这种方法起源于他的导师埃德蒙·胡塞尔。根据胡塞尔(1913/1962)的观点,现象学的主要任务是在其生活的现实中——即在主体(subjective)和主体间的(intersubjective)的背景下,理解人类的经验(也见于Churchill和Wertz,2001;Giorgi,1970)。
到了20世纪60年代,存在人本主义
心理治疗——在它的保护伞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旗帜下——逐渐形成了一个成熟的、独立的视角,但这也是一个多变的视角。尽管大多数存在人本主义实践者强调自由、经验反省和责任,但是他们强调的程度不尽相同。举例来说,在二战结束后的余波中,以及在20世纪60年代人类潜能运动的兴起时,存在主义可能过分强调自由而忽视了责任(比如,见May,1969,1981;Merleau\|Ponty,1962;Yalom,1980);或者,有时过分强调责任而忽视了自由(Rowan,2001);再或是过分强调经验反省而同样忽视了责任(Spinelli,2001)。
后来,随着
心理专家罗洛·梅(1958)主编的《存在》(Existence)一书的出版,存在主义心理学被“注入”了美国。自此,存在人本主义实践哲学的广阔外延被分为两个不同的阵营,一个强调欧洲大陆的文化传统,另一个强调美国的历史影响。当前者——“存在分析”阵营演变成一个相对局限的、以言语为主的(verbal)风格时,后者——“存在人本主义”阵营则发展成相对开放的、以体验为主的(experiential)风格。举个例子,虽然存在分析实践者也可能对来访者欢乐(upbeat)的故事做出评论(如此“刚好”停留在来访者的外显意图上),但是,一位存在人本主义的实践者也许会冒着一定的风险,去提醒来访者注意,他在讲述故事之时身体是如何的弯腰驼背(如此对来访者的外显意图做了扩展)。这些各自不同的风格和它们引发的争论持续至今(见Burston,2003;Cooper,2003;and Schneider,Bugental,& Pierson,2001,forelaboration)。
上海心理咨询中心
心理咨询师 选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