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属于自己的科学标准提供一线曙光。 探讨一个思潮兴衰的时候,中国人历来喜欢从大的角度,如时代背景,来寻找它的兴衰的必然性。但对于大师,对于那些执着于个人探索的研究者而言,时代背景远不如他的个人机缘更为重要。
所谓个人机缘,即,在一个个人的成长之路上,有哪些人成就了他自己。 在探讨罗杰斯的个人机缘的时候,有三个人不可不提:奥托·兰克、马丁·布伯、克尔凯廓尔。 奥托·兰克本来是Freud的门徒,因为提出‘与生具来的焦虑和恐惧’,对老师的俄狄普斯情结提出根本性质疑,最终被驱逐。他对强调首先须治疗者领悟,然后将该领悟传授于患者,再由患者领悟的经典精神分析甚未不满。他以为,患者自身具备个人能力,
心理治疗者只是一个积极的协助者,营造出一种情境,使得患者唤起他的积极意志,由此成长。他甚至把自己的他的疗法称作‘关系疗法’。
善恶也许仅针对关系而言。
心理专家观点
人在孤独的时候,已经有了一个要素,有了一个选择的自由;人在关系中,又有一个要素,有一个选择的自由。人在孤独中,无所谓‘善’与‘恶’;但在关系中,当关系为‘我与你’时,会选择善,当关系为‘我与它’时,会选择恶。
上海心理咨询师 选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