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影响深远往往意味着进程缓慢,比如说治疗中要对来方者的历史进行慢长的追溯和清理,这和现时代的快生活,高效率可能会发生冲突,来访者可能会表现得失去“耐心”,这种事情发生过吗?你为此焦虑吗?是如何缓解这种矛盾的?
心理专家答:确实,作为治疗方法,精神动力学大部分意味着长程。但也有各种形式,比如中程、短程、焦点式解决。决定哪种形式,并不取决于咨询师所持理论或个人的喜好,而取决于病人的需要。确定来访者的问题,如人格改变,就坦诚地告诉它需要长程,如果无法实现,就会提供一些针对短程的建议。当然,确实有些病人,他们希望快点回去工作,仿佛自己是一架机器,能够快速修好。这种时候,开点抗焦虑药给他也没错,但问题可能无法得到最终解决。缓解这种矛盾,主要通过沟通,深入探讨一些问题,让他对自己的问题有清醒的认识,从而激发起他对内心世界的好奇心和自我探索欲望。
问:精神分析经过不断发展,先后出现诸如弗洛姆、荷妮、温尼科特等众多佼佼者,对你个人来说,受谁的影响最深?他们的哪些话,使你深受启发?
心理专家答:受影响的人很多,如Ogden对主客体关系如移情-反移情的理论,如依恋理论。印象最深的是英国精神分析咨询师温尼科特的一句话(原话不太清楚):当别人问他,你为何总给别人做解释?他回答说:我想告诉别人,我对他的理解是否有误;同时我也在告诉他,我没有睡着。这句话虽然有些开玩笑,但传递出一个信息是:他始终关注着来访者,是和来访者在一起的。
问:童年对人的一生都影响重大,这一理论已超出精神分析,被各流派所吸收。能谈谈你的童年经历吗?如果从精神动力学角度,你会如何看待这些经历对自身的影响与塑造呢?
心理专家答:我不希望在此暴露我的个人生活和个人成长经历。在来访者面前我是否会进行自我暴露?这要看情况而定,看对治疗是否有作用。
问:无论从个人成长或心理执业提升的过程中,经历过哪些转折点?现在从精神动力学角度来看,这些转折对你意味着什么?
心理专家答:对我来说,这些成长或提升,都不是爆发式的,而是日积月累的过程。比如说,开始使用精神动力分析时,接待来访者前,总感到焦虑,觉得自己没有准备好。而且奇怪,自己的来访者出来后,怎么没什么反应?而同事的来访者,有些会哭着出来。后来才知道,来访者的反应和咨询师的特点有关。现在接待来访者还是会有焦虑,因为有很多不确定性,你不知道他是什么样子,但你会更懂得如何去面对这种焦虑。在这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我的德国老师给我帮助很大,影响很深。他很有学识有声望,总是免费给我们提供督导和咨询。但最令人感动的,还是他那种完全接纳、包容的态度,使你在他面前非常安全,无需担心暴露自身不足,而受到任何负面反馈。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