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的动力:
本能instinct,定义:为一种来自生体的内在兴奋(somatic source of excitation)之先天的心理表征(psychological representation) (p39)。该心理表征叫做期望(wish)而由它所发出的生体之兴奋状态称之为需求(need)。如饥饿的状态来自身体组织缺乏养份,表现在心理上即成为一种对食物的期望。本能被视为人格的驱动因素,它不只驱动了行为的发生,也导引了行为的可能方向。换句话说本能藉由增加对特定刺激的敏感度撰择性的控制了行为的方向。
精神动力能量的分配:
人格的动力系由三我的能量分布所组成,能量的总合是有限的情况下,其中一个我的能量提升其它两个相对的必需减少,除非有外来的能量加到整个系统中。最原始的状态下本我持有所全部的能量,用以进行反射动作或期望的满足之「初级历程」。将能量运用在满足本能的行动或想象上叫本能的Object-choice或object-cathexis。在本我中的能量是非常的流动状态,而当自我缺乏力量的来源时会透过identification的方式向本我借,这是弗洛伊德学派心理学最难懂及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为了满足需求人们必需学会将心理与外在世界加以配对称之为「次级历程」,这将内在心理表征与物理现实加以配对,即有一外在的东西对应于心里的东西即称作identification。当自我捕取到足够的能量,它可以将之用于满足本能外的其它心理历程如记忆、判断、区辨等的发展。有些能量会用于抑制本我的衡动及非理性,这个抑制的力量即为anticathexes。而自我的能量会整体的考虑自我中的喜好、偏爱与态度而转换一个新的object- cathexis,而并非直接满原始的需求,如饿时不只是可以吃的东西,而会找喜欢吃的东西或餐馆,将能量用到其它目的上。而identification的机制同样的将能量转换到超我的系统,大部分婴儿的第一次object-cathexis来自他们的父母。
外在环境提供了对象可以满足及令我们快乐,但同时也蕴藏了令我们挫折及恐惧的情况,当自我(ego)无法控制外在情况时就会产生焦虑。焦虑有三种形式,即「真实的reality」、「神经性neurotic」及「道德性moral」的焦虑。真实的焦虑来自对外在环境的恐惧,并进一步的发展出其它两种焦虑;神经性焦虑来自对被处罚的恐惧,而道德性的则来自对良心所产生的罪恶感的恐惧。恐惧如同饥饿或口渴一样是一种会引发紧张的状态的驱力,它的目的在对个人提出可能造成立即危险的警告,当它无法被有效的处理就会形成创伤(traumatic)。事实上日后所有的焦虑都来自「出生创伤birth trauma」的原形。当ego无法以合理的形式处理焦虑时,就会退回以非理性的方式来处理,或着我们称作「防卫机制」。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