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人决不会意识到这种投射或理由化,否则这些机制便不能减轻焦虑。所有对自我的保护,都必须在潜意识中进行,不然起不到作用。
超我的禁戒和惩罚很容易投射,因为超我代表了本来就属于外部的东西。在超我形成之前,禁戒和惩罚是由父母施行的。原来就属于外部的东西,现在当然可以还原到外部。在超我未牢固地结合进人格结构的情况下,还原更容易发生。超我脆弱的人往往喜欢把自己的负疚原因归咎于他人,把抑制归于外部的原因而不是内部的原因。
投射是一种广为应用的防御机制,因为人们从小就学会在外部寻找自身的行为原因,而不会检查和分析自己的动机。更有甚者,人懂得,制造圆滑的借口和遁辞,即使有了过错,也可以不受惩罚或不感到内疚。而且,他对事实的歪曲还总是受到奖赏。
还有一种投射初看似乎不是防御性的机制,这就是与他人分享情感和思想。自己幸福便认为别人也幸福,自己悲痛就认为别人也悲痛。仔细分析一下,这种分享型投射的保护性质也是很明显的。如果别人不幸福,自己的幸福就会遭到损害,因为人在别人不幸福而仅仅自己幸福时,总有一种负疚心理。
为了消除威胁,人就把幸福也加于他人。如果谁能以世界上大多数人部不诚实来说服自己的话,他就很容易做到既不诚实,又不惭愧。一贯考试作弊的学生,常常以人人都舞弊来原谅自己:认为大家都乱搞男女关系的人会借以原谅自己的越轨行为。这一类的投射并不压抑真实的动机,也不用其它的动机来取代。当事人承认自己的动机,但他的道德焦虑经过投射到他人身上面得到减轻。
上海心理咨询师 选编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