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政小花园”上出现了多条匿名负能量和过激言论的帖子,同学们纷纷在匿名墙上抨击学校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回溯网络发展至今,越来越多人开始使用互联网,而网民在网络上用激烈的、情绪化的以及夸张的表达方式发表带有攻击性、挑衅性的言论,使得普通的网络宣泄演变为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是一种暴力形式,它是指在网上发表具有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的言论、图片、视频的行为现象。网络提供了一个平台,给予了人们。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但有些人往往在对事情没有准确清晰的认识和了解时,仅凭个人的主观判断,发表抨击言论,甚至是谩骂,乃至人身攻击。
从
心理学角度将从四个方面进行归因分析:
第一,个体主观心理成因,主要有三:“前台”与“后台”的形象塑造;自我意识过剩;情感宣泄的需求。
第二,基于社会原因的心理成因。首先,对现实的不满与泄愤心理。部分人通过网络暴力达到宣泄不满的目的,获得宣泄愤怒的快感。其次,现实生活中话语权的缺失和逆反心理。话语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传播条件的限制,大部分人难以拥有能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快速传播、产生一定影响的机会,不能满足人们表达自我的需求。而在互联网平台上,人人都有发表观点的机会,且互联网传播范围大、传播快,个人观点能够快速传播并产生一定影响力,那些带有网络暴力性质的不良言论更易引人关注,由此满足了施暴者的目的。再次,法治意识的缺失与娱乐化心理。当今部分网民缺乏规则意识,缺失法律观念,轻视甚至违反网络环境下应遵守的规则,缺乏维护网络文明的义务意识。没有意识到名誉权、隐私权对于人的重要性,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构成了违法、犯罪行为,这也是网络暴力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基于群体行为的心理成因。首先,从众心理。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和压力下,不由自主的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社会心理现象。其次,执法困难和法不责众心理。在网络暴力中,易出现跟风式的群体行为,这时就会产生观念上的变化:即当问题出现,需要有人为此负责时,有限的责任将由整个群体中的所有成员分担,这样,每个人所应承担的责任会大大减少。
第四,基于匿名的隐藏及无忌。首先,网络发言常常是和陌生人一起进行。为了保护人们的隐私,常常不公布人们的真实身份,因此在此基础上,人们无法确认发言者到底是谁,这无形之中就为发言者的言行披上了一层保护膜,即使这个账号发出如何不当言论,也只是这个账号所作出的,而不会危及到现实生活中的自己。因此当发言者意识到账号与自身的分离之后,便会变得肆无忌惮,因为这样的行为不会危及自身,形成了一种防御机制。这样,匿名成立暴力的保护伞,为暴力提供了完美的温床。
相应措施如下:
第一,相关部门规范信息发布的渠道,对有可能形成网络暴力事件的言论进行有效地控制和引导,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
第二,完善加快网络言论方面的规定规则。
第三,从根源入手,提高网民道德素养,引导网民正确表达自己的各方面诉求。
第一组心理学专业实习生:朱伊雯 储佳忆 沈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