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剧是1921年由精神病理学家莫瑞努提出的
心理治疗技术,该技术能帮助参与者通过音乐、绘画、游戏等活动热身,进而在演出中体验或重新体验自己的思想、情绪、梦境及人际关系。参与者们伴随剧情的发展,在安全的氛围中,探索、释放、觉察和分享内在自我,是一种可以使患者的感情得以发泄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的戏剧。
本次活动开设在一年一度的高考季,因此本次心理剧的主题设定为“高考前夕”。参与者们在
心理咨询师超楠的带领下,分别扮演了高考前夕因成绩下滑而焦虑的考生和帮助学生的老师。剧目扮演由此展开。
参与者A(饰学生)在表演开始后,向参与者B(饰英语老师)求助,简述了自己近期的学习情况并向表演者B传递了自己的焦虑情绪,学生表示高考只有一次而自己的成绩却很不理想,甚至呈现下滑的趋势。老师在倾听了学生的困扰后,以关怀的态度为学生进行了情绪上的安抚和疏导,并提出了面对考试的合理建议,为学生传授了一些经验。到此,表演结束。
表演结束后,参与者A表示因为自己有过相似的经历,所以很有代入感,表演中“老师”的扮演者给到了曾经孤立无援的参与者A的温暖和支持,弥补了曾经的遗憾。参与者B表示,自己大多数时间处于寻求别人建议和帮助的位置,这样被别人信赖和提供专业建议的情况不多,这种感受很好,但受到了责任的重量。
最后,超楠老师评价:在表演的过程中,双方建立了有效的交流,表演者和观众一起重新体验了高考前的焦虑,并且一起深入分析了焦虑的起因、状态和缓解方法。在表演结束后的交流环节,大家也一起讨论了支持的意义以及帮助支持别人时的技巧。心理剧的意义就在于:用表演的方式,去重温过去,或者体验不一样的人生。
心理咨询师助理 李亚如 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