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一次当儿子再次表达痛苦和想自杀的想法时,让母亲产生强烈的愤怒感,顾歌曾经分析过,愤怒是缘于内心安全感丧失后的一种应激情绪。此时母亲就出现愤怒后必然的行为反应,对孩子实施了暴力,当然这次的暴力是直接用菜刀把亲生儿子给杀了。昨天顾歌解读的是抑郁症,那么今天将解读的是这位杀子母亲“激情性杀子”背后的人格特质-----边缘性人格。
顾歌说心事,百分百原创。只给你最贴心的私人定制式解答。
说说今天的心事:在说今天的案例前,顾歌先申明一点,那就是我的两个微信公众号顾歌与顾歌说每天更新的文章都是我每天亲自码字码出来,其中的案例也都是源自我自己的个案,日积月累,只希望能向公众展现一个专业心理工作者的工作面貌。个中辛苦相信大家也能慢慢体会,所以如果大家喜欢我的文章,顾歌非常希望大家直接转发,如果需要复制利用的话,也恳求能注明出处及保证“顾歌”的著作权益,就算是对我劳动成果的一种肯定吧。
在顾歌的心理治疗室里,我偶尔会遇到这样的一种情形,那就是家庭治疗现场,当一方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突然坐落在边上的另一个家人会突然冲着他拳打脚踢,整个治疗气氛会骤然紧张。心理咨询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平静,因为前来的都是因为平静被关系或生活的细节打破后而前来求助的。所以咨询室里出现的这样的场景正是现实生活的再现,当然这类日常的暴力表达,正是人格在情绪挟持下的极端反应。我作为现场的心理咨询师只是一个观察者,也更应当是一面镜子,让他们能通过我看到他们行为背后的情绪和动机。这才是有效的引导。比如,当我让一个对母亲拳打脚踢的儿子冷静后,询问他的心情,他说很为自己的行为后悔和痛苦,而且久久难以平静。他不知道事后该做些什么,而我现在得引导他做些正确的行动,以保证把在咨询室里有效化解作为日常类似场景的“模板”。一般我不太喜欢给来访者定性他属于某种障碍或疾病,但作为文字表达,往往得传递一种判断。对这类在日常生活中常出现的愤怒情绪和难以自持的冲动行为,在难以界定其到底属于神经症和精神障碍哪一种时。就愿意把其解读为“边缘性障碍”,如果是持续的和长久的趋向的话,就解读为是一种人格结构问题,顾歌对边缘性人格结构更喜欢假设为个体在早年人格形成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冲动体验和分离或期待焦虑。冲动体验往往是多次亲历了类似的情绪暴发场景所形成的情感创伤。于是他的人格在创伤中发展停滞了,在成长后把自己过去的创伤经历再投射到外的一种表象,几乎所有的人格障碍都是不成熟的人格体现,而且都是过度防御性的。边缘性人格更是体现在情绪冲动和暴力上。
根据心理诊断的常用标准,日常有下列症状中的五项,就可能归于边缘性人格障碍了。大家要仔细评估一下自己了。
1、因为过度担心被抛弃而难以分离,这可能会给别人造成过度依赖的印象。
2、人际关系有时表现的很热烈,却又极不稳定,有时把对象过度理想化,但不经意又会出现诋毁和攻击。
3、生活角色不稳定,对生活和工作显现得无所适从,从而很难在各种场合感觉到舒适。
4、行为冲动并难以自控,甚至有自我报复和伤害的念头(例如具备一项或多项:冲动消费、性乱、滥用物质、路怒、暴食)。
5、反复出现的自杀行为、自杀姿态、自杀威胁或自残行为。
6、情绪起伏不定,(例如,强烈发作的烦躁不安、激惹或焦虑,通常持续几个小时,很少超过几天)。
7、持续感和空虚和生活无望感。
8、不适当的强烈愤怒或对愤怒难以控制(例如,经常发脾气,经常发怒、容易争斗和暴力)。
9、短暂的与应激有关的偏执观念或严重的分离症状。
中国的边缘性人格比较多见,这几乎都源于中国式的家庭教育长期鼓励“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恶劣观念,而且家庭中的家暴不仅是针对孩子的,夫妻间的暴力也非常普遍,这种暴力几乎都不回避孩子的目光,甚至还喜欢把孩子作为自己对配偶的不满充分给年幼的子女。所以诸如体罚、情感性伤害、父母间的虐待屡屡上演。所以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产生的孩子几乎是被“吓”大的,不要以为“吓”大的孩子胆子会大,你可以从一个被惊吓的猫观察到,从此后,这只被吓坏了的猫,就变得更为神经质和恐惧,当它无处可逃时,它就会变得更加具有攻击性。而人类呢,在这样的边缘人格的影响下,出现对家人的冲动性伤害也就不足为奇了。如果你感觉自己或身边的人有这样的问题,那你千万别拖别等,赶紧拨打下面的电话(021-51699291)或在微信(gugeshuo)中留言吧,我和我的同事们会给到你及时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