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顾歌一早就听到三起死亡事件,让我的心情不禁沉重。昨天中午浦东张扬路东方金融广场一男子坠楼身亡,昨天山东济南闹市一男子从三十多层高楼落下身躯分离,现场惨烈。而我微信朋友圈一群友新买了乡间别墅,刚想做寓公没两天,说一早看到紧挨后院的河道里飘来一具女尸。生和死的话题,想放过都那么难。让人天天眷念不已的,就是人该有怎么个活法……
顾歌说心事,百分百原创。只给你最贴心的私人定制式解答。
说说今天的心事:平台上有人留言说自己的孩子在最近班级选班干部的过程中落选了,曾经踌躇满志的他现在回来就是垂头丧气,和外公聊天时还说生活没意思之类的话,吓得老人马上打小报告。我一听也急啊,后来逼问下,才知道是这么回事。这是多大的事啊,为什么会给孩子造成这些影响呢。
顾歌一直认为,“成功是一种态度,失败是一次经验”。如果我们看那些失意的人选择极端方式解决自己的理由及他们遭遇的事件,都会感慨,这是多大的事啊,至于拿命作为交换吗。这些质疑无法避免他们依然的抉择,就在于他们缺乏了一个重要的心理机能“自我心理效能”。这是顾歌潮阅读书会这两期解读的著名心理大师班图拉提出的理念,他说,当一个人能认识到自已拥有生成能力的功能,这就是自我效能感。而自我效能感深化到自己的认知体系中,形成一种思维习惯,就成了自我效能信念。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效能信念是指引人类正向行为的一股强大力量,其在控制和调节行为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班杜拉用大量验证明确了自我效能是人类最根本的能力,人们通过这种自我生成的能力,几乎可以突破所有困难而最终获得成功。如何获取这种自我效能呢,首先是人的直接经验,也就是靠自己的经历得到的关于自身的认识。成功的经验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使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反之,多次的失败会降低对自己能力的评估,使人丧失信心,所以从失败中挽回自信的方法就是从失败中能找到有利因素,比如孩子落选了,有利因素就是能看到自己还有哪些需要改善的地方了。这就是第二点:替代性经验或者称为榜样经验。就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获得关于自我可能性的认识。许多人不知道榜样的力量来自哪里是最有效的,顾歌的经验告诉你,最好的榜样就是离你最近的那个人,这个近就是指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而不是遥不可及的榜样。当这样的示范者获得成功时,就能够激起模仿者的自我效能感,因为他心底里会有一个声音响起“他能我也能”。当有这样的思考时,就能进入第三个因素了,就是激发情绪,一个人的情绪决定了自我效能的张力,所有的成功者都是深沉的乐观者,顾歌对乐观的解释就是能随时看到希望的状态。另外有研究表明,负面情绪水平高的人往往容易发挥失常。比如焦虑就是这样的,这种负高能情绪会消耗其能力估值。因为焦虑下的次情绪就是害怕、烦躁和疲劳感,从而导致生理的紧张,于是又会强化负面情绪,形成恶性循环。
分析了自我效能的三点因素,顾歌就总结一下如何培养和拥有自我效能吧:
1. 不断挖掘自我的成功经验来填补内心现实的缺憾;
2. 从类同的人的成功经验中找到自己可以模仿的力量;
3. 摆脱负面情绪除了多休息放松还得多接受鼓励,以此积聚正面情绪能量。
这样的话,不要说孩子了,任何一个成人也能够从短暂的不幸中走出来,重新踏上成功之路。我们耳边总会有一些激奋人心的故事在鼓舞着我们,你只要耐心去聆听。“飞人”迈克尔·乔丹上高中时曾被校篮球队拒之门外。《哈利波特》的作者卡罗琳在被伦敦一家小型出版社接纳之前,曾经遭到12家出版社的拒绝。披头士乐队曾经多次被音像公司拒绝签约,原因是有一个“我们不喜欢他们的声音。”迪士尼公司的创始人迪士尼先生曾经被其工作过的报社解雇,理由是此人太“缺乏想象力”了。这样的失意故事还有很多,他们最终都迈上了人生的顶峰,为什么,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坚如磐石的信念!而“自我效能”正是所有最终成功的人们秉持的火把,乐观而自信的生活态度,坚定的目标感是所有“自我效能”的基石,也是成功者的必备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