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今天的新闻:今天各大网站都在转发疑似马蓉与宋喆的聊天记录,这内容肉麻麻,让人心颤颤。开庭前出这样的“大招”,无疑是想借此造势,形成社会舆论态势,从而力求影响法庭做出有利于一方判决。这内容不管真假吧,都是在充分借用心理学上的一个原理,那就是 “期望影响知觉”理论。顾歌今天就来解读一下这个原理吧。
我们先来看这幅图,上面有两个英文单词,你会怎么拼?
是不是THE CAT?你再仔细看看这两个单词各自中间的那个字母。它们的物理特性完全一样,但是在第一个单词中,你将它识别为H,而在第二个单词中,则将它识别为A。为什么?很明显是你大脑中固有的观念或知识影响着你的知觉。这就是期望影响知觉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在1947年还曾经做过一个关于期望影响知觉的实验,心理学家把一张图片展示给被试者看,图片上有一个拿着刀片的白人,心理学家让这个被试把图片上的故事用语言转述给第二个人,第二个人再接着给第三个人,依次下去。到转述给第六个人时,拿在白人手里的刀片被说成是在黑人手里了。而种族歧视的固有观念正是最终发生传播错误的关键。
那为什么现在一些流言很容易传播开去,很有市场的样子,完全是因为这些都是些名人,而在人们固有的观念中,总预先期待着名人总得有点新奇、新鲜和刺激的趣闻出现吧,名人的沉默是不被允许的。所以不管是名人的“床事”还是“出事”,都能刺激着人们的知觉神经,引起人们的共鸣,茶余饭后就有了谈资,哪怕哀叹或惊讶一番,怎样也算是个乐事啊。
看到上面的图了吗,从左看到右,你在右图看到什么?那再看看下面这两幅图:
这次又看到什么?上下右边两副图都是一样的噢,但你看到的结果是不是有区别啊。这就是期待影响认知,最终你的认知是怎样的,还真会受到你固有的观念、经验的影响。
客观事实其实总是只有一个,但我们却透过我们原来的信息、期望的态度和价值观去看待它,是这些形成了我们对各种事件的看法。
一个哲学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听到的和领会的其实只是我们一知半解的东西。而莎士比亚也说过这么一句话,我们眼里的错误引导着我们的心灵,而错误导致的必定是错误。比如你和一个心情正糟糕的领导去汇报工作,如果你稍有闪失,那可就糟了。领导痛苦正可以指向对你更严厉的批评。如果我们正面对着这些针对自己的错误和偏见该怎么办呢?那就得事先要懂得避风头,而事后呢又要善于果敢地说出来。而民众呢,面对那些炒来炒去的娱乐头条,千万不要把自己的心情卷进去。生活已经很繁忙了,何苦再为这些明星们的家事花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呢。对娱乐头条你不放入自己的任何期望,就能更多地把知觉聚焦在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