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假新闻屡禁不止的社会基础原本“真实、准确、客观”是新闻界的守则,现在却假新闻事件接踵而至呢,这要探索假新闻背后的社会基础。
首先是有市场基础。越奇特的社会新闻往往更容易被市场炒作和追捧,被广大读者重复关注。
二是轰动效应强烈。因为假新闻有时让人觉得很离谱,越是这样的新闻越有社会轰动效应。
三是承担风险小。由于社会假新闻不涉及政治、政策、科技等问题,即使暴露了,造假者也不会承担什么责任和惩罚,即使有与收视率和出名相比是可以承受的。
二、假新闻背后的各类人员社会心理
(一)新闻从业人员心理
1、行业竞争心理,目前媒体之间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在竞争中避免淘汰,完成所谓的硬指标,为了使自己的节目保持较高的收视率,明知有些新闻有问题、有些新闻低俗不堪,但是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还是想尽一切办法包装出台。
2、追求名利心理,新闻从业人员对名利的过度追求,是假新闻产生的原动力。制造假新闻的记者,一般选的都是具有轰动效应的事件,一旦得逞,作者就能成名人,栏目就会成为名栏目,名气的背后还有利益相伴。
3、环境效仿心理,目前的影视、娱乐圈内用假新闻进行明星炒作已是见怪不怪的现象,很多人真是利用新闻的“搞错”、“搞怪”、“搞笑”、“搞丑”、“搞臭”等手段成名的。新闻从业人员若把这些做法看成是从事新闻媒体潜规则默认的话,跟风效仿势在必行。
(二)观众读者心理
1、猎奇看客心理,假新闻之所以“火爆”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记者满足了受众喜欢“新”、“异”、“怪”的心理需求。与正面新闻比较,观众更喜欢关注负面报道,并加以评头论足。新闻造假者用凶杀、色情、同性恋、背叛、复仇等曲折离奇、跌宕起伏、变幻莫测的故事,满足受众的猎奇和看客心理。
2、诚信缺失心理,“纸包子事件”反映的是一种公众经历了许许多多食品造假事件后,对食品安全严重丧失信心的社会心理。
因为,像“纸包子事件”这种与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并传播,至于其信息细节是否“真实”,能否验证,大家根本不会过多去追究。所以要杜绝此类假新闻,一要加强新闻行业的内部规范;二要加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养;三要提高观众读者辨别真假是非的能力。
上海心潮心理咨询中心
心理专家:林玉芳副教授
2007年8月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