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心理沙龙讨论的是:一对大学教授夫妻的14岁儿子,已经跳楼割腕好多次,因发现及时没有危及生命,而后前来
心理咨询。
咨询过程中,孩子提到人既然必有一死,因父母是大学教授,从小各种好吃、好喝、好玩、有意思的事情都体验过了,感觉人生已经没有什么遗憾了。
接下来要继续活下去,要参加中考、考不上好的学校爸妈会觉得很丢脸,考上好的学校还要高考,考上好的大学还要读硕士读博士,再怎么读也不一定读得过爸妈。如读得和他们一样,他们俩大学教授也不过是社畜,夫妻关系也不好,天天吵架也很没意思。
自己也不会要孩子,要个孩子像自己这样,还天天操心,去社会上还要被老板PUA,还要遭受社会得鞭打,还要结婚养孩子被各种评价,最后还是会死。自己没有必要被社会折磨一遍再死,既然早晚会死,现在死了还更好。
确实按照这样的逻辑,生活似乎确实没什么可继续的必要。而后
心理咨询师问了他是否有什么觉得有意思的事,其中也提到了打游戏,孩子说那其实也没什么意思,都玩过后会发现也就那样。除此之外孩子提到,会每周末去猫咖做两个小时的义工,给猫做一下清洁每次两个小时。
孩子的咨询后,和家长沟通时提到:目前人可能无法让他有继续生的动力,而猫可能可以,建议孩子可以养只猫。
回到
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中,关于一个对生命失去继续生活下去动力的过程,是个长期慢慢演变的过程,而在处理这样危机的重要方式是,能让他意识到他的生命对他人是有意义的。如这个孩子当再次想选择死亡时,想到如果他死了他的猫怎么办呢?这也是很多拯救了想轻生的那些人的方式,如果要让一个生命找到意义感,必须要让他跟这个世界建立连接,帮助他们体验到生活的满足感。
回溯现在孩子的父母辈,如这个案例中孩子的父母,他们成长和学习时的社会环境状态,以及他们父母养育他们时的社会环境状态,都与现在的社会环境和学习渠道以及娱乐方式已有很大的不同。不同年代对人的影响很大,曾经的经历会无形中被植入潜意识中。
当今家庭结构相较之前也都发生了变化,家里孩子的数量也没有之前多,很容易让父母对孩子抱有各种期待,特别是很多对于孩子有“自我实现”期待,以及延续自己成功状态的“镜像父母”就会无意识地期望孩子,用他们认为好的学习或生活方式去生活。
殊不知,时代不同,每个年代孩子的学习方式各有不同,每个家庭情况不同,家长成长时的需求和当下孩子的需求也不同,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与时刻需要的陪伴也不同,父母的陪伴非常重要的同时,还有朋辈伙伴的陪伴,甚至是与自然界和动物间的互动也都很重要,这些都是他们学习了解自我、社会和生命意义的重要窗口和渠道。
可从前面案例中,就可直接窥探到这些问题孩子的生活状态,生活的主线只有学习、工作、结婚生子,娱乐项目只有死板的游戏,生活似乎如流水线般的呈现,毫无其他可能和生机,这是在养育一个机器,还是有独特生命活力的人?
诚然大家都看到社会在不断的变化,回望历史也都各具特色,如果都依然还是按照上一代的方式去培养下一代,那是未来和当下会以同样的状态进行吗?
孩子们要面对的是未来,一个谁都无法精准预见的时代,在具备基础知识能力的基础上,他们更需要的是发挥他们独特的天赋,去想象和创造,灵活而坚忍地面对一切的发生与逝去, 体验这段生命旅程。而一味固守,就会如一滩死水一般毫无活力,自然也就会失去生的动力与希望。
作为父母,让我们相信孩子们自己独特的生命动力,过好我们自己的人生,构建一个稳定的爱的港湾,其他就放手让他们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去体验他们想体验的人生吧。
心理咨询师 黄琛雁 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