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心理沙龙讨论的议题是关于“如何持续激发孩子学习动力?”
有关调查发现:我国有46%的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33%的学生对学习表现出明显的厌恶,真正对学习持积极态度的仅有21%。从发展心理研究表明,学习活动是学龄儿童的主导活动,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儿童获取知识和智慧的根本手段。然而,那为何,当今孩子的厌学成了主流?为何会出现学习动力会不足的问题呢?
是孩子本就不爱学习吗?
并不是,一般孩子大多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乐意学习。孩子从只能躺着,后又慢慢学会翻身、爬、站、走、跳、跑;从不会吃饭,到会使用勺子、筷子;从喜欢听一个旋律,到会唱一首歌,会跳一段舞,会背诗词,这种无不证明孩子们都很乐意去学习,很渴望知识的。
那为何越大越厌学呢?
心理咨询师认为:
首先,学习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前期会有长期的学习积累的过程。
其次,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教育制度中,对孩子们学习的要求越来越高,天性的约束越来越多,导致孩子逐渐开始厌学。
同时,许多家长对孩子有不适合此阶段的过高期望,一旦孩子达不到他们要求的标准,动辄严厉惩罚,使孩子心灵受到伤害,同时对学习产生反感。
特别是有的孩子,自我意识成熟得较早的,厌学的情绪就出现的早,相应有一些孩子就出现得晚一些。比如有一些孩子在小学五年级就出现了,但多数孩子会出现在初中这阶段。
因为初中与小学阶段的学习不一样了,知识点的量和灵活度发生了很大改变,同时随着学习的学科增加,难度越来越大。当对学习缺乏兴趣时,就会逃避学习,甚至出现厌学的抵触情绪。
那要如何提升对学习的兴趣呢?
首先,作为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喜好,帮助孩子建构心理结构中的两大变量:知识与情绪的关系。其中积极情绪是产生兴趣的重要因素,当带着积极情绪投入学习,对知识建立反射,兴趣自然就会形成。
其次,发掘孩子的兴趣、优势和特长,可以鼓励孩子在学业外予以专业的学习和培养,调动积极情绪与知识能力的链接,同时如在学习中有受到挫折的负面情绪,也可以在此予以化解。
同时,也可鼓励孩子适当参加一些运动项目,因为运动出汗时也会起到降低压力的作用,充足规律的睡眠和正常健康的饮食同时也是需要注意的重要因素。
所有的问题都是关系问题,孩子的问题很多也都源于父母。当孩子出现什么状况时,家长在焦急孩子的同时,更需关注自己的状态是否是稳定、良好的。因为当你是倍感压力焦虑时,给到孩子的成长环境必然就存有过度的压力,适当健康的压力会成为一种积极的动力,可如果过度的化,反而会造成抑制成长的状态。
很多
心理学研究证明,人是有趋向不断生长和自我实现的内在潜能的。当遇到问题时,只要我们慢慢调整,总是可以改变的。特别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就是面对一个个不会感觉自卑,又从中发掘自我优势,自我突破和超越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他们自己对自己持续抱有信息和希望以外,作为孩子的支持系统,家长也同样需要对此抱有持续的希望和信心,相信这只是生命中一个成长学习的过程,跨越后就好了。
学习成长的过程也是知识不断构建的过程,是需要时间去慢慢沉淀积累的。过程中不免挫败、不免失控,那都是在思维在不断改变的过程,那只能让孩子亲身经历,再多的语言和说教只会成为负累,那时家长们要学会放手。当亲身经历后,孩子的自我管理系统才能得以开始建构,当他们借助每一份经历去成长、反思后,他们自然就会踏上终身成长,终身完善之路。
心理咨询师助理 琛雁 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