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心理沙龙探讨的是网络新闻播报的案例——网络暴力下的“冤魂”;日前,武汉一名年仅6岁的小学一年级的男孩,在校园里正常行走的时候,被学校的一名年轻老师开车碾压致死,引发全社会的关注。悲剧发生后,仅仅几天的时间,孩子的母亲也跳楼自杀身亡,不由得令人扼腕叹息。大家从
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起深入讨论了悲剧背后的真相。
在悲剧发生后,引来了一群麻木噬血的网络“喷子”,他们不关心事情是怎么发生的,不谴责学校的玩忽职守,没有对家属表示安慰,反倒借着发酵的舆论在网络上对孩子妈妈评头论足,进行疯狂的抨击,比如“这妈妈是化妆了??”,“妈妈的穿着打扮是用了心的”,“还能穿这么正式”,“我是来看身材的”,“我喜欢这个妈妈”,“身材高挑还穿高跟鞋美滋滋”。无形的网络暴力,终于压垮了孩子母亲最后的心理防线,以死抗争。
案例的发生令人惋惜,在热烈的讨论中,大家例举了很多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作为
心理咨询从业者,我们要善于寻找事件背后的根本原因。现在网络暴力之风“盛行”,其根本原因在于太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压抑了自己的浮躁情绪,使攻击性无处释放,便转战到虚拟的网络世界,同时去个体化和责任的分散,使他们更加肆无忌惮,甚至杀人于无形。
因此,
心理咨询师需要引导大众,用健康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攻击性,可以通过运动、倾诉、竞技的方式,时刻保持清醒和判断,对“人云亦云”的舆论风气say no,还网络一片净土。而对于饱受网络暴力的弱势群体,给予关心和关爱,提升战胜困境的勇气和力量!
心理咨询师助理 李亚如 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