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心理沙龙进行的是影视分析,我们节选了电影《骨瘦如柴》和电视剧《女心理师》的片段,影片直观地展示了进食障碍患者的经历以及和与疾病抗争的全过程。 影片中的一些对话,令人印象深刻:“我不明白,要做的只是吃而已,为什么会这样困难”。“我今天下午打了营养液,我感觉浑身都热了起来,我不禁在想,这瓶液体,有多少卡路里...”
进食障碍,是以进食行为异常为显著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见为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贪食症以及暴食症。患者的饮食行为出现严重紊乱,对自己身体的外观或感觉有扭曲的想法和情绪,而真正“咽”不下的是情绪。进食障碍是严重的、可能危及性命的疾病,是死亡比例最高的心理障碍。
与会的
心理咨询师和
心理学爱好者根据影视片段,认为最常见的进食障碍不外乎这么几个原因:
1、情绪性进食;我们吃东西有时不仅仅为了填饱肚子摄入营养,还有可能是为了自我安慰、缓解压力和抒发愤怒。很多研究发现,紊乱的进食行为通常与不科学的情绪调节策略有关。
2、扭曲的身体意象;人们在青春期达到身体发育的第二个高潮,并且第二性征开始凸显。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开始格外关注自己身体的发育,在头脑中逐渐形成对自己体态的认知与评价。这种评价通常受到同伴和家人的影响。
很多进食障碍患者都由于过度内化这种评价标准,而产生对自身体态不满意从而身体意象发生了扭曲。
3、创伤性事件;不同的人在面对创伤性事件带来的心理冲突时会采取不同的方式,进食障碍也是人们在应对创伤性事件时的一种非适应性方式。对于贪食症患者来说,暴饮暴食通常作为一种应对痛苦情绪的自我保护机制。
最后,
心理专家总结:进食障碍的发病原因有很多,但归根结底是因为抑郁情绪,尤其是亲子关系导致的抑郁。很多有进食障碍的患者都难以得到专业的治疗,因为患者周围的人都有一个不合理的认知,即仅靠意志力就能改变饮食失调,而没有认识到隐藏在进食障碍背后真正的发病机制。因此,对于进食障碍的患者,仅仅用行为主义的方式改变饮食习惯是不可取的,最重要的是关注患者内心真正的冲突与需求。
请关注身边的人的情绪,尊重多元化的审美。不要让生存之需,成为阻碍健康的负累。
心理咨询师助理 李亚如 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