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心理沙龙将就目前很多人上网熬夜的现象,探讨分析其背后的心理意义。宋老师针对很多
失眠求助的案例,为大家详细分析了熬夜背后存在的七种心理动力。这七种动力分别是:
1、只有熬夜的时间才是自己的:
报复性熬夜,补偿白天被压抑的娱乐需求,是对工作侵占生活的反抗,找回对生活的控制感。
2、熬夜是努力的证据:
有些人熬夜不是为了玩,而是觉得白天不够努力,晚上不做点正事就不好意思睡着。熬夜工作,是为了给超我一个交代:你看我很努力了,不要再责怪惩罚我了。
3、熬夜是对抗死亡:
对抗睡眠,心理象征层面是对抗死亡。
4、熬夜也是自我伤害:
当一个人明知道一件事是对自己有害的,却主动的甚至重复的去做,这样的人是在攻击自己。
a、认为自己没有价值。
b、想攻击别人却表达不了。
c、想证明父母当初错了。
d、生病了就有人关心了。
5、用熬夜来躲避黑暗:
怕黑和怕鬼,潜意识是害怕我们心中自己无法接纳的一面。尤其是攻击,破坏的冲动。然后投射到环境。
6、熬夜的同时也是孤独
独处时熬夜,睡前玩手机,潜意识是想和别人保持联系,把自己的孤独藏起来。
7、熬夜是自己设置的障碍:
“我熬夜了,所以我工作做得不好是正常的。”降低了挫败感,也降低了成功的可能性。
以上七种是我们常见的熬夜背后的意义,宋老师同时说,我们也不需要把熬夜视为洪水猛兽,熬夜背后通常显露了我们内心的真实需求,问题并不在于熬夜,而是在于我们能否看到并通过更加健康的方式满足自己的内心需求。
本期心理沙龙大家讨论的氛围非常热烈,大家对于熬夜的话题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沙龙在宋老师的讲解与成员们讨论中愉快的结束,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期沙龙吧!
心理学志愿者 王嘉琪 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