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心理沙龙以自虐型
人格障碍为主题而展开,依然是由宋昊轩老师主持;宋老师举例:用刀片割手腕是我们常接触到的一种普遍的自虐行为,拥有诸如此类行为的个体极有可能是潜在的自虐型人格障碍。那么,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行为是自虐行为呢?自虐型人格障碍又有什么典型特征呢?本期心理沙龙宋老师为成员们作出了详细的解答。
虐,本质上是属于一种带有攻击性的行为,自虐则是代表着自己攻击自己。自虐也是一种情绪发泄渠道,一种自我控制的手段。自虐可根据它的形式分为生理上的自虐与精神上的自虐。前者在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是头部反复撞墙、拳击重物、用力掐自己、抓头发等等,后者诸如熬夜等都是被我们较为熟知的精神自虐。
自虐型人格障碍的典型特征如下:
1.不切实际的自大感:个体表现出各方面过度的自信。当自信心受到打击的时候患者往往会表现出一时的愤怒、耻辱、抑郁。
2.非分的幻想:对无限的成功、权利、才华、美丽或理想爱情充满非分、幼稚的幻想。
3.独特感:认为自己是独特的,并且只能被其他特殊的、地位高的人所理解,与他们交往。
4.要求过度的赞美:贬低任何不承认、不美化他的人。
5.特权感:不合理地期待特殊的待遇,认为自己有不可剥夺的、与生俱来的、别人所没有的特权。
6.人际剥削:即病理性利用他人达到自己的目的。不考虑别人的权利、感受、愿望需求的回报,只会利用和掠夺别人。程度重者,毫无内疚。
7.缺乏共情:即不愿意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不能设身处地去体察别人的情感。
8.过度嫉妒:经常嫉妒他人,或认为他人妒忌自己。
9.傲慢、自大的行为或态度:夸大对自己的评价,编造谎言或捏造事实以维持自尊、自大的形象。
本期心理沙龙在宋老师的讲解与成员们讨论中结束,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期沙龙吧!
心理学专业实习生 韩孜一 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