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3日晚六点半,周一沙龙如约而至,和大家久违的老朋友吴少里老师作为本期沙龙工作坊的主讲老师,为大家带来23《性身份认同》的沙龙课程,吴老师时而讲述理论,时而结合案例,让看似过于学术的主题不仅内容容易理解,更加让参加的会员在咨询工作和家庭生活中更加关注这些情况所带来的问题。
本期的主题虽然是性身份认同,主要讲的内容却是有关同性恋的形成。1974年,美国心理学会和精神病学协会发表声明称:同性恋不是疾病,也不是一种病态,这是一只占少数的性取向,同性恋者有选择自己生活和性取向的权利,不必对他(她)们进行矫治如今。虽然美国心理学会和精神病学协会发表了声明称同性恋不是“疾病”或精神类“疾病”,但西方宗教界一致认为同性恋是一种错误的“行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同性恋已不再是曾经被人诟病的“妖怪”,但仍然不被文化、法律所认可。有越来越多的被同性恋困扰的个人或者家庭走进咨询室,面对这些人,作为咨询师应该从哪些方面对他们提供帮助?同性恋只是遗传的么?在沙龙课上,吴老师讲到,有研究表明确实存在同性恋基因,而且这样的基因有两个,甚至更多。除了遗传因素,环境也对同性恋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家庭中,在幼年时期,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与孩子的性身份认同是紧密相连的。其中,吴老师在讲述的“当父母的需求凌驾于孩子寻求自主的需求之上时,孩子就会形成性身份认同方面的障碍”这让我印象十分深刻。吴博士在这里举了一个她现实咨询中遇到过的案例。一个女孩,从小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中长大,被灌输了男孩子才是受人喜爱的思想,这导致她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对自己的女性性别感到自卑,不认同自己的性别,轻视女性,倾向于认为自己是一个男性,从而形成同性恋。在共生关系下,在毁坏早期身份认同的基础上,父母共同富有责任;当父母与之建立一种紧密的共生关系时,便被认为性别化了,尤其父母一方长期不在身边。
一个半小时转瞬即逝,本期课程在学员的掌声中结束。期待下周一继续由吴少里老师带来沙龙工作坊课程——《性关系的青春期先兆:从自体到客体的变化》
参加第370期沙龙的学员:朱俊彦、宋翠微、张梁、王菁、孟桂玉、马芸、郭彦杰、崔璨、吉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