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封城以来,因为冠状病毒的原因,人们经历了一场空前的恐慌与磨难。感染病人的去世,令无数个家庭陷入悲痛。广泛民众被隔离在家中,面临着生活不便、工作受阻、情感矛盾、情绪疏导方面的普遍问题。著名公益组织,上海外服心理援助中心,在武汉疫情中建立了“武汉疫情心理救助微信群”,帮助了部分主动求援的市民,进行一对一心理辅导。著名心理学家顾歌老师,秉承人道主义精神,疫情来临时积极开展心理学救助工作。在千聊平台开展以“内心的战疫”—武汉疫情中的心理学自救方法的演讲。
顾歌老师就“苦闷无处宣泄”,“亲人离去,无法接受”,后续生活如何重建,3个话题给疫情中受难的人群提供了有关于心理学方面的建议。
一、苦闷无处宣泄
对于顾歌老师提及的第一个话题,“苦闷无处宣泄”。顾歌老师认为,人在生活中多少会出现一些苦闷的情绪。这压抑在心底的情绪可以有两个分支,分别是积极的能量以及负面的能量。积极的能量可以让人前进,并且提升人们的抗挫力;消极的力量会让人们停止不前。久而久之这压抑的情绪就成了人们的阴影,影响着人们过上阳光的生活。反之则会因为恐惧出现担心并且产生副作用。我们大脑中,控制情绪的是杏仁核,它和肾上腺素有关。当生活场景给到我们危险的感受时,我们会感到恐惧,随后会出现应激的反应,从而变得亢奋。
对于这压抑的部分,顾歌老师认为有多重渠道以及多种方式可以进行宣泄。他认为行为可以改变认知,运动或者倾诉都可以转化成力量,推动我们不断前进。当内心的压抑被宣泄,那么曾经的阴霾将会是我们面对挫折时宝贵的经验。所以,我们除了善于总结经验之外,更要在成长过程中,设计不顺的场景,培养自己的应激能力。要知道,任何我们遇见的伤痛都是合理的,并且我们有能力去应对这些伤痛,因为摆脱之后,我们会变得更加强大。我们必须接受生活给予的,然后接受它,充满希望地走下去。
二、亲人离去,无法接受
对于顾歌老师提及的第二个话题,“亲人离去,该怎样释怀”。他认为,我们需要有一种“亲人离去,我们可以释怀”的假设,我们不可以排出我们对离去亲人的思念。相反,我们要在思念中,重新寻找情感的慰藉,作为能量转换,让自己对亲人的思念得以释放,并且通过我们可以接受的仪式感,去接受亲人离开的事实,然后以另一种形式,也就是重建自己和离去亲人之间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眼泪是最好的释怀的方式。
三、后续生活如何重建
对于顾歌老师提及的第三个话题,“后续生活如何继续”。他认为,人们恐惧死亡的真正原因是因为他们想要好好生活。因此人们屏蔽悲观的信息,主观臆断自己可能有的结果。
对此顾歌老师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客观地注重生活的真相;
第二,有目标,有计划地过生活;
第三,要有信念,认为自己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第四,要有能力的储备,这个能力的储备是与自己木皮表相匹配的,在学习中重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以上是顾歌老师就“内心的战役”主题演讲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