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下午16:30,一如既往地开始了我们每周一期的个案会诊。本次的案例讲述的F同学,今年初三,上课的时候坐立不安,在家里有自残倾向,情绪暴躁,导致父母不敢轻易靠近。
F同学有一个妹妹,比她小6岁,父母比较宠溺她的妹妹,小时候对父母的期望最终换来的都是深深的失望。以至于案例中的求助者要通过伤害自己来引起父母的关注。比起父亲,F同学更依赖她的母亲。
F同学正进行一段异地恋,和她的男友是网络上认识的。
咨询师的问题有二:
第一,当事人被诊断为抑郁症的原因分析;
第二,如何更好地进行之后的心理咨询。
对此,心理咨询专家张老师结合案例给我们分析了F同学之所以会被诊断为抑郁症患者是因为她长期的孤独感所导致。更确切地说,这是一种分离性障碍,同时,张老师指出F同学的自残行为实则是一种心理防卫机制。而她恋爱的现象实则是对家庭情感缺位的转移。对F同学来说,最好的治疗是家庭治疗。通过心理咨询师的陪伴,让求助者找回对家的归属感,对自己的掌控感以及对父母爱的传递。
个案会诊的成员听了张老师的指导,感到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