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新闻快讯】
【心理新闻】
【心理故事】
【媒体活动】
【媒体报道】
【心理沙龙】
【心理沙盘】
【经典博文】
更多>>

推荐阅读

 好心态是成功的基石
 饮食中的认知失调
 读《爱可以不伤》有感
 《佛教心理学正念治疗法》读后
 认识进食障碍
 当吃饭成为耻辱
 人际关系的建立、维护与修复
 工作中的幸福感
 工作与家庭的平衡
 升华你的攻击性
更多>>

最新动态

 周末去哪儿——参加第416期心理
 周末去哪儿——参加第415期心理
 周末去哪儿——参加第414期心理
 绘心识己看心理
 周末去哪儿——参加第413期心理
 周末去哪儿——参加第412期心理
 精神分析沙龙(19)
 周末去哪儿——参加第411期心理
 周末去哪儿——参加第410期心理
 周末去哪儿——参加第409期心理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新闻中心 >> 经典博文 >> 正文

经典博文

情感咨询:女人心理双性化对婚姻的影响

2017/2/18 9:00:00 编辑:心灵花园

  养家的职场女
  倾诉者:王小姐 32岁 高级白领
  女主外男主内
  顾老师,你知道吗,我现在是一家大公司的区域经理,拥有高薪高职,当然也很受人羡慕(王小姐说这话时的自豪溢于言表)。我和我先生是大学同学,感情一直很好,毕业后我进了现在这家大公司,而他的工作一直都不如意。女儿三岁的时候,他炒掉了他最后一任老板,赋闲在家。其实我并不在乎他有没有工作,而且这样也挺好的,竟我们孩子还小,需要人照顾,可我的工作太忙,根本无法分心照顾这个家庭和孩子。最重要的是,凭我一个人的能力完全能养活我老公和我的整个家。我是个很好强的女人,事业上的成功给我很大的满足感,而且我的收入很好,我是不可能为了家庭抛弃事业的。所以我觉得老公没有工作无疑是个很好的安排。我们家就开始了这种女主外男主内的生活。刚开始一切都还算平静。他每天在家照顾女儿,打理家务,晚上还会精心准备一顿可口的饭菜等我回家。虽然听上去有的点另类,但我们两人还是自得其乐,和和美美地过着小日子。我觉得别的女同事辛苦了一天,回家还要买,汰,烧,老公还经常不在家,相比之下,我就觉得自己幸福多了,事业家庭两得意。
  那么您先生呢?他认可这种家庭模式吗?我问道。
  他有什么不认可的,我养着他啊。我就跟他说他应该知足,哪个男的不是在外面打拼,辛辛苦苦地挣钱养家,娶到我这么能干的老婆是他上辈子修来的。要说刚他一开始还是很努力地去找工作,可是最后我们大家也都明白以他的个性实在不适合给人打工。所以他自己也放弃了,还主动提出呆在家里炒炒股什么的,顺便照顾家,他自己还说给我打工的呢。我想他是很认可这种家庭模式的。
  两个星期前他提出要离婚,因为他在外面有了别的女人。那个女的我也认识,离过婚,长得不好看,上过一个不知道什么大专还是中专,在一家小公司做财务 (王小姐一脸的不屑)。你说他要找个比我好的,我也无话可说,可是,这么一个女人!现在有几个女人是愿意养老公的?我付出了那么多,却换来这样的结果。我不甘心啊!
  更气人的是他居然好意思说那个女人没有他不行,不能离开他,但我离开他也能生活得更好。为什么,为什么这么对我?(王小姐说到已经很伤心了,脸上的妆也哭花了,想必这个女人的眼泪已经压抑了很久)。你说,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啊?好像多为我着想似的。凭什么她离开他就不行,我和我女儿就活该被他抛弃?为什么,为什么他吃我的,穿我的,最后被抛弃的还是我啊?(王小姐开始变得有些歇斯底里)
  社会性别角色及其压力
  心理双性化: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女学者贝姆提出的。她认为一个既能够帮助人又富于感情,既断然自信又柔顺依从,既具有男性特点又具有女性特点的人是一个最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这不是一种个性特征的分裂,而是更加全面的整合。在这种整合下,一个人需要采取什么行为合适,则取决于个人所处的环境。
  说起性别,人们往往按照生殖器官的不同区分为男和女,这是一种生理性别。另外还有一种性别叫做社会性别,社会性别是指人们认识到的基于男女生理差别之上的社会性差别和社会关系,是一个特定社会中,由社会形成的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角色活动及责任。在此基础上,每一种社会性别都具有自己的性别角色。
  性别角色指有关男性或女性在社会活动中所采取的适当行为、态度、活动的期待,一个社会认定的男性需有男性特质,女性需有女性特质,两性有不同的任务及活动范围。
  性别角色虽然在生理性别的基础上产生,但性别角色的内涵却和社会文化的影响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20世纪30年代,人类学家米德在《3个原始群落中的性别和性格》一书中指出:男女的个性特征与他(她)们具有的生理特征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性别角色特征不是天生的,而主要是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也就发现了社会性别是可以随社会文化的变化而变化的。
  所以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消除了女性在体力、生育方面的束缚,男女在社会生活方面的差别逐渐缩小,性别角色的塑造也呈现趋同的发展趋势。男女之间的生物性差异是存在的,但远不如被文化和社会塑造得那么大。
  另外,人的发展的终极价值是追求一种自由个性的实现,如果从性别的视角来看,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应该是男女两性都拥有自主权力和进行自我创造的权力。而现在社会正是朝着越来越给女性这样一种自由个性实现的机会,所以大量的女性开始变得越来越独立,而人格独立的基础首先是经济上的独立。女性在心理上越来越摆脱了依赖的极端的女性化气质,部分的拥有了独立、干练的男性气质,变得越来越双性化。
  但是对于文化来说,科技的发展所带来的变化远远超前于文化的发展给人类的心灵带来的变化,所以当独立的女性出现于家庭的时候,一直通过女性的附属地位获得自尊感和价值感的男性开始体验到一种失衡,于是男性开始在另一个需要他依赖他的女人那里获得自尊感和价值感,这是男人对独立的女人的攻击,也是在社会文化压力前的逃避。
  角色回归才是幸福的本原
  其实,选择怎样的家庭模式,谁主内谁主外,都仅仅是一个选择的问题,只要双方都能够接受和认可。
  王小姐原来的家庭真的如她所说的那么幸福吗?即便一开始是如此,那也只是表象而已。问题一直都存在,只不过是在等待一个机会爆发。王小姐虽然口口声声表示自己并不在乎养一个住家男人,但事实上她的潜意识里还有一个声音“我养他,他就应该对我好;他吃我的穿我的就不能背叛我。”她并不是真正坦然地、理所当然地接受这种家庭模式,而是觉得自己牺牲了,既然有牺牲当然就会期待回报。这个回报除了丈夫做好家务事儿之外,当然包括他的忠诚、感激,以及由此而来的婚姻的安全和稳定。
  其实在丈夫心里他也是家庭的付出者,是他‘照顾女儿,打理家务,精心准备可口的饭菜等着王小姐回家’。其实社会学家所谓的那种公平平等的关系并没有得到王小姐和她先生的共识与认可。王小姐一味地觉得只有她为家庭付出,而她先生会觉得自己的付出也很多。久而久之,夫妻间的这种潜意识的东西或多或少都会在他们的行为中表现出来,这样夫妻间的矛盾肯定会产生,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婚姻关系的破裂。
  从社会性别和角色压力的角度来看,绝大部分男人与生俱来都会有种渴望‘冲锋陷阵’,充当强者的虚荣心。这种原始的,与生俱来的虚荣心在作为‘女强人’型妻子的压制下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男方会越来越自卑,越来越压力。这样的压力是需要一个宣泄口的,这些男人要么在其它方面找到实现自我价值和提升自信的机会,不然当另一个女人可以让他们满足这种传统的自我角色定位时,他们的感情是很容易产生偏差移位的。就如这个案例中,王先生血液里面即便不是天生缺乏对“养自己”的妻子的感激,也往往会对自己的这种感激产生一些自我轻视一般的痛苦。王小姐的这种牺牲和期待,其实给丈夫带来了无形的压力。他的自我轻视和低自尊会产生一种愤怒的情绪,而这种情绪还找不到合理的出口。他的宣泄途径就是要一个能让他重新体验到男子汉尊严的女人,一个柔弱、需要仰望他的女人。不是这个女人,还会是另一个女人,因此,王小姐所说的背叛根本就是必然的结果。
  当然,王小姐的丈夫也有他的适应不良的性格缺陷,至少他没法长期地适应一个工作环境本身就提示他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明显障碍。
  王小姐还在哭,要经过一定的咨询过程,她才能明白,问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出在自己身上。
  希望王小姐的个案能给很多‘女强人’ 的太太打一支预防针,妻子再强势过丈夫,也不要在丈夫面前‘一强到底’,反而应该更多的关心丈夫,帮丈夫一起寻找让他们自我价值体现的出口,让丈夫的‘英雄本色’有用武之地,多多鼓励赞赏自己的丈夫的能力,以平衡他们‘主内’的失落感。再强的女人在丈夫面前也应该适当适时地‘示弱’。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顾歌解析:职场恐惧是怎么回事
  • 下一个信息: 自卑补偿,贯穿一个人终身
  • 相关阅读

      1106专业督导回顾  0911专业督导回顾:父女关系冲突的背后
      0911专业督导预告:父女关系冲突的背后  母子关系破裂20年,修复的第一步这样做
      “刺猬式”的沟通与关心,只会伤害对方  错过“最佳断奶期”小心孩子形成“依赖性人格”
      抑郁的人如何处理家庭关系  孩子不工作,家长别着急,这些方法帮助你(二)
      情感咨询专家告诉一位母亲,儿女谈恋爱前父母要给这三点建议  在外漂泊,如何安抚父母的担心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