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顾歌的咨询室中,有一个来访者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他在国外留学期间,因为与同学间关系难以融洽及相关冲突而无法坚持完成正常的学业,但他并没有因此把情况告知父母,而是一直以谎言应对,让父母误以为他还在学校正常学习。直到他被学校除名,事情发展到再也无法隐瞒的地步,父母也是通过学校才知道他们的孩子在国外这几年的状况。起先我也只是当成学业困惑或适应不良的简单心理问题来处理,但随着咨询进展的深入,发现这个来访者在回国后的一些人际场景中呈现出过度警觉,在与他人建立关系时,会明显地觉得害怕,对于开展和维持社交关系缺乏信心。正如他在咨询时描述的“当我尝试与他们交流时,我只要感觉到他们的任何一丝拒绝和生硬,我就会退回去,甚至我觉得他们对我充满着不满和敌意”。当他在社交中的需求未能在关系中获得满足时,就有害怕并受到羞辱的感觉。他依然会编造各种理由来抗拒交往,所以他几乎很难在一个固定的关系中坚持的呆上一段时间。他的回避行为是保护自己不受别人的“歧视”和“讥讽”的防御方式,但可以想象,这些都是他自己大脑中自动想象出的画面。
当我深入到他的内心世界,发现他是一个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家庭曾经产生过的一系列关系危机而让他逐渐形成回避压力刺激的个性倾向,在他的人格样貌中形成了通过回避,以抵抗困顿、羞愧和痛苦伤害的个性习惯。这也是这类人格特质与自恋者最大的区别点,因为自恋型人格在人际关系中也会出现过度警觉和各种人际焦虑,但这个来访者的这类人格特质往往以羞愧感作为其最核心的情感经验,这种人格特质就是回避型人格。回避型人格者对人际关系会呈现出渴望和害怕的双向冲突。拒绝和失败是他们无法忍受的羞辱和痛苦。他们回避社交情境的状态让人会误以为他们对关系显得清高而排斥。
下面顾歌把回避型人格的表现列出来,如果你核对后发现有四项或以上符合的,那得“恭喜”你,你中枪了:
(1)因为害怕被批评、非难或拒绝,而回避他人;
(2)除非确定会被喜爱,否则不愿与人交往;
(3)在亲密关系中因为害怕丢脸或被奚落而显得拘谨、克制;
(4)对批评和拒绝细思极恐;
(5)自感不足而人际情境中会保持沉默和压抑自己;
(6)认为自己社交无能或样样不如他人;
(7)由于害怕尴尬,而拒绝各种活动。
顾歌在潮阅读书会上,曾经就羞愧感作过解读,我认为羞愧是被嘲笑、讥讽下个体的自我感受到贬损后,激活了过高的超我道德价值,并不断否定自我的存在和本我的欲望,于是就形成了一套“自我贬损”的机制,这也是自卑的成因。该人格形成的过程中,父母常用的话语就是经常拿自己的“努力”和“成功”来反衬出孩子的“失败”和“堕落”,所以孩子就习惯将“成功的父母”刻画成自身的理想化模板,但这个理想化的表象却是用来不断进行自我贬损和打压的。所以在社会关系中,这类人格一方面想维护自身的理想化的形象,一方面又不断敏感于贬损和否定。于是不得不作出一个折衷的选择,回避才是既保全自己的超我感,又能屏蔽人际中让自己羞愧的一切可能。顾歌曾经读到过一篇文章,说羞愧感在字源学上衍生自“躲藏”这个动词。这正印证了回避型人格者人际关系和暴露情境中容易产生不舒服和羞愧感而“躲藏”起来的状态。
曾经顾歌公众号上我发表过一篇关于依附理论的短文,当时还作了一首诗:“宠辱不惊气定闲,相见恨别紧牵连,三秋不知真情在,哭笑无助怨人间。”这句“三秋不知真情在”,说的就是回避型人格的状态。按照依附理论,这类人格通常都是在幼年时被双亲或照顾者误解和忽视后,发展到成年延伸了对亲密关系又期待、又质疑和害怕的人格模式。不管你认为回避型人格是自我认知不足,还是习惯自我贬损,又还是自我效能感弱,也或是人际挫折阴影笼罩。其实心理治疗总是有办法帮助他们改善和重新捡拾人际信心的。如果你感觉自己或身边的人有这样的问题,那你千万别拖别等,赶紧拨打下面的电话或在微信中留言吧,我和我的同事们会给到你及时的帮助。
欢迎大家关注顾歌说公众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