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歌面对一个即将申请休学的中学生,他告诉我,在成长中他面对的是父亲无休止的暴力……这让他在小学就暗下决心,要离开家庭这个痛苦之地。他努力学习,因为只有更好的中学才可能享有住校的待遇。直到某一天,当他发现父亲也会犯错,而且错得如此丑陋时,他爆发了……
顾歌说心事,百分百原创。只给你最贴心的私人定制式解答。
说说今天的心事:当顾歌面对一个即将申请休学的中学生,他告诉我,在成长中他面对的是父亲无休止的暴力。父亲在他的记忆中,可以因为他小时候不愿意与其他孩子分享自己心爱的玩具而打他,强逼他把玩具交出来;也可以因为老师的批评而把他脸打肿,第二天还得依然顶着同学们异样的眼光去上学。一次次的暴力让他在小学就暗下决心,要离开家庭这个痛苦之地。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他努力学习,他明白只有更好的中学才可能享有住校的待遇。直到他读中学的某一天,当他发现父亲也会犯错,而且错得如此丑陋时,他爆发了。他拿起刀挥舞着朝向父亲,他父亲躲进房间,他把门砍得稀烂。那时他要把从小压抑在心中的怒火一下子倾泄而出。那天后,他父亲搬离了家,他也再不允许父亲踏入家门。一下子他觉得这个家终于安全了。也是那一刻,他内心里有一个力量突然松弛了下去。因为他没有必要再为了躲避这个暴力的父亲而努力学习以争取逃离了。父亲被驱赶的本身,象征着他完全可以放松地体验和照顾自己的感受了。这一刻开始,他突然感觉到他没有理由再这么痛苦得承受学习上的压力。他开始不上学,开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当然,这一切的代价就是他放弃了学校的学习进程。同时,在大多数人眼里,这孩子的问题是从不上学开始的。
但顾歌认为,此时,他才开始真正地尝试爱自己的感觉。
这是一个爱伤的灵魂恢复机能所必需的过程。如果产生了什么样的代价,那也是这个家庭得共同承担的成长成本。只是这个付出暴露出的父母的无知让孩子显得更加无辜。其实一切都可以不朝这个故事脉络发展的。需要扭转的核心就是家庭里亟需拥有“共情关系”。
试想,假如在那一刻,父母能体会孩子对自己喜爱之物不愿意分享,是对自己物品的珍惜和对分享对象的不安全。父母如果能知道分享应当是在信任和安全的前提下的一种情感交换的话,就会首先建立自己孩子与其他孩子的良好关系。这样的共情下,父母自然不会因此而打自己的孩子了。假如父母能体验孩子被老师批评后的自责和羞愧的话,当然也就不会用暴力再次让孩子受伤并让自卑叠加,而是应当安抚孩子的情绪,让他调整应对方式并重新振作。如果孩子脸被父母打肿了,此时父母更应该体验到孩子的痛苦和自尊,应当让孩子医治和休养,而不是逼迫孩子去学校,备受老师、同学的眼光并沉浸在无尽的羞耻中。
但许多现实已经不能用假如来安抚了,伤痕已经铸就,愤怒已经点燃,伤痕的修复和愤怒的平息需要宽容和谅解,也更需要自我价值的重建。顾歌认为这一切的根源都是家庭内的“共情危机”,而且“共情危机”早已影响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也引爆了诸多的社会事件。昨天顾歌说到的河北承德十六岁孩子的血腥杀人案也正是“共情危机”下的产物。一个没有被共情滋养成长的孩子,成大后,也势必走向麻木、无情甚至暴力。那么什么是共情,简单的讲,就是能够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世界,并切身感受到别人的感觉。顾歌觉得共情起码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其一、在面对他人的言行时,能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和想法;
其二、充分把握他人的情感体验和背景之间的联系,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
其三、要把自己的情感体验真实地传达给对方,让对方感受到情感的共鸣。
其四、让对方感受到你此时的需求是希望能帮助到他而不是排斥或否定。
其实,共情是人类爱的核心基础,也是情商的密码。共情力更是领导力的关键要素。共情的产生源于孩子出生的前三年,此时通过与亲密客体关系的互动,形成了朴素的共情关系。而三岁到六岁,是共情得到发展的重要时期,因为此时的孩子容易陷入自我中心,而共情的培养是让孩子摆脱人际隔离的最佳方式。共情力的养成需要在一个共情关系氛围中的良性互动,这是一个习得和模仿过程,也是一种自身体验在现实中的反馈。良好的共情力几乎是人际和谐和个体发展,家庭关系治疗的必然元素。但现代人太讲求结果论了,而结果论又太功利性。所以,就出现了盲目追求高大上而情感却出现饥荒感的普遍现实。家庭是社会的核心,看看我们的父母正在打造怎样的孩子吧。
后悔药是吃不尽的,还好,总有顾歌和我的同事们在心理咨询室里等待着你的前来。
每周四晚上顾歌潮阅读书会期待你的前来,并希望你放下固执,坦然接纳。
要相信,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使你走出无知的泥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