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8/28
当一个人在心理上处于婴儿状态的时候,其实就是需要一个哄着她的人。这其实就是无条件的爱,理解和接纳。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容器来承载他脆弱的心理状态,他不可能成长到今天,有不可能去反叛心理咨询师。能够反叛和质疑,说明她就不再需要依赖哄着他的人,也说明她成长了。有一个女孩对我说,她在一位心理咨询师那里做心理咨询,觉得那个心理咨询师只是哄着他,没有鼓励他独立解决问题。甚至,她会怀疑心理咨询师是不是在用这种方式来让她做更多的心理咨询,来换取心理咨询费费用。 当...
2014/8/25
完美主义者希望把一切事情做得都完美无瑕、这会迫使他们处于压力境地。普通人不要刻意去追求完美,力争把事情做好即可。培养感恩之心有助于完美主义者适度降低他们的预期水平,从而减轻承压水平。除了工作、经济等常见的压力来源外,有些看似平常不起眼的习惯,其实也会成为诱发压力的凶手。心理咨询师为你总结10个你意想不到的压力源。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都市白领压力也很大,但有一些压力是可以避免的。...
2014/8/25
跟什么人交往,跟随什么人,交什么样的朋友,其实就是你投资什么人,而这,是对人生影响最大的。钱不会给人机会,房子也不会,只有人会给人机会,当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只有人会帮人。 人生最大的投资,不是房子,不是股票,是人。 跟什么人交往,跟随什么人,交什么样的朋友,其实就是你投资什么人,而这,是对人生影响最大的。钱不会给人机会,房子也不会...
2014/8/20
对生命的期望同样会影响我们对时间快慢的感知,小朋友总想长大,所以老觉得时间太慢,什么时候自己才能和大人一样不用上学,自己买吃的;而老人又总想让时间多停驻一会儿,好像有太多的事情都没有来得及做,太多的话还没来得及说.....可惜时间总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从来不会为我们的期望而改变。今年的春节晚会上歌手王铮亮一曲自弹自唱的歌让无数人唏嘘,连习近平主席在接受采访时也感叹不已,他说:“今年春节期间,中国有一首歌,叫《时间都去哪儿了》。对我来说,问题在于我个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为什么...
2014/8/19
好像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爸妈调侃起自己小时候的趣事,但是自己常常会想:什么?我当年做过这样的蠢事?为什么我一点记不起来?心理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为“童年遗忘症”。好像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爸妈调侃起自己小时候的趣事,但是自己常常会想:什么?我当年做过这样的蠢事?为什么我一点记不起来?心理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为“童年遗忘症”。如果让大家回想自己最早的记忆,想想那时的自...
2014/8/14
说到弗洛伊德的观点,这里再提一点。那就是人格结构中的超我部分。与快乐至上的本我,以及在超我和本我间的和稀泥的自我不同,超我司职理想道德的准则规范。在几个月前,韩国岁月号在茫茫大海中失事,有些人幸存了下来,有些人却再也没有机会和亲人见面。遇难的人永远长眠于大海冰冷、幽暗的波涛里,获救的人却深陷现实痛苦的巨大漩涡中。 4月16日沉船,乘客中包括...
2014/8/13
麻省理工学院的蓝勃教授,给他的学生们留了一道难题在楼道的黑板上,以为没有人能够解答,结果却被这栋大楼里的一位清洁工轻易解答出来。麻省理工学院的蓝勃教授,给他的学生们留了一道难题在楼道的黑板上,以为没有人能够解答,结果却被这栋大楼里的一位清洁工轻易解答出来。 这个男孩叫威尔,他在业余时间解数学难题和读书,多数时间,他都是和他的...
2014/8/8
心潮心理咨询师推荐的一本书《Healing Conversation》中,作者南丝·格尔马丁针对如何弥补人际沟通的鸿沟、适时适度表达关心,提供了“疗效对话”的10项原则。所谓“疗效对话”,是指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对谈,让求援者获得适度疏解,进而自然地达到“治疗的效果”。 心潮心理咨询师推荐的一本书《Healing Conversation》中,作者南丝·格尔马丁针对如何弥补人际沟通的鸿沟、适时适度表达关心,提供了“疗效...
2014/8/7
如果没有共情,至少会出现两个问题。你会发现病人的真实感受,你很难从言语中去表达。来访者往往在说着欺骗自己谎言,在骗自己的时候,他也会骗心理咨询师。另外一个原因是,如果没有共情,很难分清楚在相同的症状下,两个人心理感受的微妙。这种微妙的区别,对心理治疗非常重要。心潮心理咨询师认为,共情是心理治疗的基础。 如果没有共情,至少会出现两个问题。你会发现病人的真实感受,你很难从言语中去表达。来访者往往在说着欺骗自己谎言,在骗自己的时候,他也会骗心理咨询师。另外一个...
2014/8/6
在对动物的研究中,他们的破坏行为大多是为了生存和适应,比如捕食和获得性对象。这跟荷尔蒙也有一定的关系。当雄性想进入异性身体的时候,它要克服自己犹豫不决的心理,即使在异性抵抗的时候也要坚持自己的行为,有力量让异性处于固定的位置。这需要雄性有足够的侵犯力。某个社会心理学家有两部著作,一个是《爱的艺术》,另一个是《人类破坏性剖析》。前者很容易获得大众喜欢,后者这是人类破坏的经典作品。 破坏分为两种,一种是生存适应性的破坏行为,叫做自我肯定性破坏,另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