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与一群朋友出去玩时,好几个人同时嚷嚷着想去KTV,但你实际上更愿意去打桌游,你会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努力改变他们吗?在图书馆的你看到周围人都在认真地阅读,学习,这种氛围督促你还会懈怠吗?你的朋友同事都陆续脱单了,即使原先没有这样想法的你会不会也开始憧憬起来?
实际上,最后大多数人的答案都会趋于与群体的统一。人是社会性动物,通常都渴望能够融洽地在群体中生活,而为了满足这一愿望,许多人不得不放弃一些自己的想法,迎合他人的行为,这就是心理学中常说的“从众”。
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学现象,心理咨询师认为,从众的原因一方面是希望得到他人的喜爱与接纳,不过于引人注目而被群体抛弃。例如旅游中迎合他人的心愿选择目的地与攻略,或是照顾他人的口味选择餐厅等。另一方面,人们总渴望自己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他人的行为一定程度上也能提供做出决策的线索,尤其是那些对自己不太自信的人倾向于认为别人正确率更高。
影响从众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群体因素。如果你是团队中的权威人物,比起其他人出现从众的可能性会更小,这种独立决策的武断是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学家的实验显示,3-5人群体规模的团体从众行为比例最高,也就是说,3-5人共同完成工作或出去旅游,效率与和谐度是最高的。
2.自身因素 一个人过去的知识经验,性格提供了一种思考问题的框架,这个框架越清晰,从众行为出现几率越小。此外,自我卷入水平也是重要的因素,如果你曾经和群体中其他人讨论过类似问题,例如对社会热点的评价,对某位明星的偏爱,那当这些问题再次被提及时,人们会因为高度卷入而坚持自己的看法或行为。
3.情境 情境因素包括事件的困难程度以及是否涉及原则。
谈起随大流,从众,多数人都会觉得这是没有主见,创新力的体现,但心理咨询师提醒我们,与他人的一致性恰恰为我们提供了满足的需要和心理安慰,从众也有着约束言行的作用,使人不过分地因为追求自我而离经叛道。
从众的积极,消极影响同时存在,从众的行为也纷繁多杂。为了最大化地发挥其正面作用,心理咨询师建议,保持不间断的学习,尝试多样的可能性会提供开阔的思维与较高的自我认同,使得我们能在群体的凝聚力和自身发展找到平衡点。
上海心潮心理咨询中心 顾歌工作室/心灵花园 柠檬草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