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若英导演处女作《后来的我们》4月28日上映,三天票房即突破7.69亿元,成为“五一档”的最大赢家。然而,随着爆款的诞生,票房疑似造假的情况也被曝出,该片在上映首日出现大量集中退票情况,被业内怀疑为抢占排片制造虚假的预售成绩。对此,影片的联合出品方、发行方、售票平台“猫眼”连发两篇声明进行了自查,国家电影局也对相关人员进行了约谈,初步认定该影片退票情况确有异常。片方和刘若英工作室也终于告别沉默,发出声明,一致表示希望尽早查明事实真相。
看到这样的新闻,大家会有不同的感受?现在跟随心理咨询师的步伐,多角度地事件进行思考,来看看事件背后可能存在的现实意义。
我们现在假设,《后来的我们》电影的退票现象,是有背后主使的话,那么背后主使这样做的动机是什么呢?是对刘若英女士过分的喜欢,让幕后主使想要通过退票事件,对该电影进行炒作;是为了让想看这部戏的观众朋友,延迟看电影之后的满足感;是想要通过一开始的占座,让更多地朋友选择更高价的电影院看电影,还是想增加网络售票方的工作量? 如果是因为对刘若英过分喜欢而做出这样的行为,那么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理解,这个人是过分追星的典范,也就是说,在追星这件事上的认知出现偏差,让他对追星这件事做出了异于常人的举动。如果是为了让观众朋友延迟看电影的满足感,那么从心理咨询师的角度来看,他可能比较闲,想众人因为他的这个举动,而做出相同的反应,可能他会觉得这样做让他很有满足感。同时也说明他有很强大的人脉关系,能够调动得了这么多的人去做这样一件事。如果这样的举动是为了让朋友选择更高价的电影院,我们不得不怀疑,这个人是为了想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做出不怀好意的事情。如果是为了增加网络售票方的工作,那背后的动机可能是该主使对目前电影行业网络售票的不看好而导致,想通过这样的行为致使官方做出改变。
如果这样的现象不是一场恶作剧,那么我们可以认为,退票的每一位观众对之前的情感,还没有做出恰到好处的处理,还没有真正决定,是否需要通过镜头,对过往的恋情进行回忆而导致的在买票与退票之间徘徊。但是大批量的退票足以否定这样的假设。
不管是有意为之还是无意而为之,都对相关人士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网络售票的工作人员,他们要对退票的订单进行处理,好多网络售票的第三方都明确表示,这让他们遭受了严重的损失。他们是否会对网络出售的电影票退改签制度进行修改,我们不得而知,但为了这样一个不经常发生的现象,就修改网络售票的相关制度,在心理咨询师看来,可能有些许主观。
最后想说,退票事件对电影,以及导演的影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电影,拍得好或者不好,它都在那里,等待更多地观众鉴赏。对于导演来说,导演没有参与到该事件中,那自然不用有所顾忌。导演团队的声明也强有力地表现出,他们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让自己的票房增长。从积极的角度看,这样的炒作,无疑是让更多地人,想通过自己的眼睛去验证电影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地给电影做了一次宣传。
最后我想说,导演拍这样一部电影,一定有她想要表达的内容在里面,那作为观众,用不同的视角去观看就会收获不一样的精彩。对导演本身来说是自我转型的一个开始。整个制作团队不会因为有意或者无意的退票现象让整个导演团队陷入尴尬的境地。
上海心潮心理咨询中心 顾歌工作室/心灵花园 流星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