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是否听过习得性无助效应,但它真真切切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习得性无助效应最早有奥弗米尔和西里格曼发现,后来在动物和人类研究中被广泛探讨。简单地说,很多实验表明,经过训练,狗可以越过屏障或从事其他的行为来逃避实验者加于它的电击。但是,如果狗以前受到不可预期(不知道什么时候到来)且不可控制的电击(如电击的中断与否不依赖于狗的行为),当狗后来有机会逃离电击时,他们也变得无力逃离。而且,狗还表现出其他方面的缺陷,如感到沮丧和压抑,主动性降低等等。狗之所以表现出这种状况,是由于在实验的早期学到了一种无助感。也就是说,它们认识到自己无论做什么都不能控制电击的终止。在每次实验中,电击终止都是在实验者掌控之下的,而狗会认识到自己没有能力改变这种外界的控制,从而学到了一种无助感。
人如果产生了习得性无助,就成为了一种深深的绝望和悲哀。
很多老师、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经常会使用语言暴力,如“你怎么笨的像猪一样!”“像你这样的只能做最差的工作!”“你以后也成不了才!”他们的本意也许是恨铁不成钢,也许是想用激将法去激励孩子,可是,他们有真正想到孩子的感受吗?在孩子失败的情况下,还用语言暴力去惩罚,很容易让孩子形成习得性无助——我做什么努力都是错,干脆不要努力了!
心理咨询师认为,不管是在教育中,还是在人际交往中,或者是处理学习工作的事情,要想到事情的可能性不止一个,不要钻牛角尖,应把自己的眼光在开阔一点,看到事件背后的真正的决定因素,不要因屡次失败而放弃尝试,不要使自己陷入绝望。
上海心潮心理咨询中心 顾歌工作室/心灵花园 荠花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