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新闻里说,继共享单车之后,上海又出现了共享雨伞。共享雨伞的出现,是想让外出办事的朋友们在没有带伞的情况下可以有一把伞,以至于下雨时不会让自己变成落汤鸡。共享雨伞的创想是很好的。所以就有了之后的试点工作。根据新闻报道,共享雨伞其中一个试点是在浦东陆家嘴银城中路。
共享雨伞的运营是这样的,如果个体需要借一把伞,就必须先交出20元的押金,其实说这20元是押金,倒也不尽然。雨伞借出一天的租金是1元,如果个体如期把雨伞还回,那么,系统会自动在原有的20元里扣除1元。也就是说,这20元更像是个体借伞的预付费用。如果很长时间之后,个体没有把伞还回来的话,就相当于是个体用了20元买了一把伞。
可能是很多市民都抱着这样的想法,在借伞之后发现自己很喜欢这把伞,就索性用这20元买下了这把伞。这样的想法多起来之后,城市中的共享雨伞便有了这样的尴尬。看着一把把雨伞有去无还,还怎么继续做下去呢?
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不管是共享单车,还是共享雨伞,都会在市民朋友得到方便的同时产生盈利的目的。“共享”的运营商以赚钱为总目标,通过众多百姓的支持达到薄利多销的结果。聚集起来的钱就可以进行又一次的金融投资。“共享”系列实则是一个利滚利的项目,但是在这之前,他们还需要经受很多的考验。
这到底包含哪些考验,作为心理咨询师,会怎样通过心理学的视角来进行解释呢?
上海心潮心理咨询中心 顾歌工作室/心灵花园 杨丹倩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