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爱开始于一个错误观点,就是相信人是永恒不灭的,自我一致的生理心理进程将会在死亡时也灰飞烟灭。从表面上看,这两个观点似乎是绝对相反的,但从因缘定律来看,它们之间的差别仅仅是在态度上,从约束自己到主动寻求。
对比了弗洛伊德的死本能概念与佛教的无有爱概念。虽然佛教心理学没能完全像弗洛伊德分析死本能那样来分析无有爱,但它们间有着有趣的异同点。佛教认同了仇恨是同贪欲和妄想并行的人类行为的根源,是人攻击行为的基础,也是一种反应性响应。
仇恨这一根源会将人从挫败感和抑郁引向自我破坏的行为。酗酒者明知酗酒的灾难性后果,但仍然酗酒;自杀者在自杀前仍然犹豫着‘活下去’或是‘去死’,这些都展现了人是如何向死亡本能献媚。
这两者是渴望的两面,人在这两面之间摇摆。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有许多因素,其中一个,他称之为“强迫性重复”,上瘾的魔法之路引人走向自我毁灭。攻击性和自我怨恨与我们对生活的热爱相混合。佛祖视这种自我破坏的冲动为“反应”。
对生本能和死本能,佛祖的理解和弗洛伊德是不一样的。佛祖认为,有爱和无有爱是硬币的两面,人的矛盾态度是人的束缚和渴求。实际上,弗洛伊德自己就被他所创的死亡本能所困扰:
“自我的自爱深不可测,我们承认它是人的原始状态,由此,人的本能产生。还有,自恋的力比多是巨大的,在恐惧时所释放的能量能威胁人的生命。我们不能明白,为什么自我能赞同自我毁灭。”
上海心潮心理咨询中心 顾歌工作室(心灵花园) 心理咨询师 甘冈原创
参考书籍《正念治疗法》 [澳]派德玛西里·德·席尔瓦 顾歌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