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被督导,虽然很期待,我的行为却是抗拒的——报告拖延了两周,而且是督导开始前半个小时才写好。可见,想没有顾虑的将自己的问题完全暴露出来,参与整个督导的过程,也是一种很艰难的情感体验。
案例很简单,并不难抓住要害。然而对于一个只做过一次的个案,后续咨询的系统化处理却是我没有十足概念的。对于一个婚姻情感问题的个案而言,有很多基本的认知需要咨询师首先建立起来。比如什么是家庭,什么是夫妻,什么是孩子,什么是性等等。通过几位咨询师的自我解剖,我们逐渐看到这些概念的一种普遍的印象。而正是这些概念的建立,有助于继续后续咨询的深入探讨。
顾老师的督导不局限于咨询流派或结构化的指导,而是注重引导咨询师先手对若干概念的探讨。这有点像把被督导的咨询师当成一个来访者,我们坐下来一起探讨这个话题一样。我事后回想这样的督导方式,发现实际上的帮助很大。因为这个过程相当于在行为上重复了咨询室内的咨访双方的讨论方式,可复制性是很强的,而且可以预估会得到何种可能的选择或者结论。这种不给咨询师直接答案的督导方式,从某种程度上保证了督导对咨询师的中立性,亦即“对咨询的咨询”。
但咨询结束后,我仍然有一些希望。希望以后的督导能够对来访者的诊断、后续咨询的目标和步调把控,可能用到的方法和技能,面接中一些处理不够细腻的地方加以深入的探讨,就像老师备课之前的说课或者演练一样。如果能做到这些,对于一个咨询师的早期或者说近期成长来说,帮助会更大。
最后谢谢顾老师旁征博引和自我开放、其它案例的引导,也谢谢其它几位同辈咨询师的自我剖析和认真探讨。督导结束时的心情有些平静,有些忐忑,也有些激动。其实在我们把督导报告写出来、案例的核心内容讲清楚的一瞬间,我们就更容易面对咨询过程中真实的自我反应;只要做到坦诚,就会收获颇丰。
上海心潮心理咨询中心 顾歌工作室/心灵花园 刘玺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