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来访者沉默时,有一些特殊的技术.运用得当可以发挥出强大的心理咨询效果。
1.包容性替身技术。
这是心理剧中的一种技术。在螺旋心理剧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国外有咨询师把它应用于个体的治疗中。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笔者在实践中有时用它来处理来访者的沉默,效果不错。现将其方法简介如下:当来访者陷入沉默.而且来访者确实难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时,或者因为治疗需要.咨询师想要将沉默的来访者导向心灵的某个层面时,就可以使用这种技术。可以先向来访者简介这种技术,得到允许后在他身边他认为合适的距离坐下,告诉他,现在咨询师就是他的替身了。然后。以高度的共情为基础,去观察和模仿他的身体和语言,扮演他的替身,将他在沉默中不愿、不敢、不能说出来的话.用语言表达出来,比如说:“我现在觉得很恨我的父亲。但是我有点怕,我怕这样说出来别人会说我不孝。”或者引导他去关注心灵的某个层面:“我觉得我很愤怒,我在愤怒什么呢,让我想一想。”另外,我们也可以引导沉默的来访者在当下从以前的创伤中脱离出来: “我告诉我自己.这些都已过去了,我睁开眼睛,看着前面,我知道我现在在哪里,我的脚放在地上,很平稳,呼吸也越来越自然。”等等。或者如果来访者不同意替身说的话,可以提出反对,或给以纠正。
2过程评价技术。
过程评价技术是以探讨咨询师和来访者此时此地的人际互动状况为焦点的干预方式。也有人称其为直观式沟通、即刻干预、人际反馈等。这一技术可以用在处理来访者的沉默之上。比如:“咨询师: ‘自从我问了你上周取消预约,今天又迟到的事之后。你就不吭声了,是不是你觉得有点不太舒服,我们能谈谈吗?”一些新手咨询师一般不敢这样做.一个原因是这样不符合社
会常规,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种文化背景之下:另一个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是,咨询师担心来访者沉默是由于对自己的不满和抱怨。而实际上来访者的沉默如上所述有多种原因。通过直接探讨沉默现象的方式。我们可以更加直接地了解到沉默背后的心理意义。由此加深对治疗的理解。在应用过程评价技术时,应该用一种共情的、尊重的方式.最好能使过程评价成为一种邀请.邀请来访者一起来进行真挚的理解和诚实的交流,让他们不再觉得尴尬和不舒服.从而更深地走入他们沉默的心灵。
3.内在式沉默。
这种沉默不是没有语言.而是在说话之时,内心保持沉默。“道可道,非常道”,外在的语言在道可道的东西,而内心保持着一种“不可道之道”。即无论在语言上如何表达,内心里像尘和水一样保持不动。把这种内在式沉默有意识地运用于心理治疗中的.据目前资料看来.是日本著名的心理分析家河合隼雄。他认为宇宙万物和人都没有自己的固定性质。因此人和万物、人和人从根本上讲就是一体的,这个一体超越语言,因此在治疗中,咨询师应该保守住这份共通的沉默本性。河合指出: “中心是宁静的……道在那,道外显为我们的语言。”也就是说,在我们言思动静之时,内心深处是不动的,是沉默的。就像艾克哈特所说的门轴一样。这种沉默可以一扫咨询师的负担与压抑, “当你获得了我所描述的这种态度时,你经常会变得更为开放.你可以放开来表达自己所有的感受:悲伤、愤怒、快乐或悲哀等等。”这种无我式的沉默可以让我们将“自我”更为彻底地放下。更好地发挥“来访者为中心”的治疗原则,更深地进入到来访者的心灵深处,达到更深层次的共情、尊重,而且从另一种意义上讲。也可以在无我的基础上.让“自我”更真实地表现出来,从而与来访者建立更为真诚和直接的关系。当然这种沉默技术的使用需要很深的东方文化的修养和修炼。但是这也正好表明中国传统文化在处理心理咨询中的沉默问题中的独特角度和深度,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开发出有中国特色的治疗技术和艺术应该是当下有觉悟的心理学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