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问我:干你们这一行的,是不是别人有什么毛病都知道?或者问:在你们眼里,是不是每个人都不正常?
也许我该回答说:是的,心理咨询师熟悉人的心理结构。他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语言,表情,姿势甚至衣着,发型等细微之处,在短时间内能对他有一个大致判断,所以说心理咨询师像X透射光,也有道理。
心理咨询师对人的观察也需要一定的理论,不同的理论有很的大的差异。
人就是动物。行为主义认为人和机器差别不大,只不过他的反应要灵敏一点。他们认为想让一个人做什么,要么诱惑他,要么威胁他,前者是企业制度或者家庭教育理论,后者是监狱的手段。
而精神分析认为每个人都有病。他们觉得人的精神世界就像战场一样,本能的冲动和伦理道德在不断斗争。没有人能够逃脱,除非他死了。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心理咨询师就用这两种理论来看人。训练有素,明察秋毫。
如果是在二十年前,一个心理咨询师熟练地掌握了这些技术,能够看出别人的问题所在,并且做出诊断,那他就可以算作一个不错的心理咨询师了。但是现在,这些东西不仅不对,反而还可能是错误的。
以疾病为中心的思想已经被以健康为中心的思想所取代。
行为主义不仅仅是把人看成是机器,而是看成有感情、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
现代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咨询师也同样分析潜意识冲突,但已不再把他看做病态的,而是智慧和创造的发源地。
而各个理论流派也正在相互融合,相信有一天,这些理论都会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统一起来。
举一个例子,一位科长去看心理咨询师,以下几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每天都能准时去上班吗?
A:是的,我从不迟到。
心理咨询师:你从来没迟到过?
A:是的。
心理咨询师:你每天早上都是自己穿衣、刷牙、洗脸吗?
A:是的。
心理咨询师:你是坐车上班还是骑自行车去上班?需要你妻子送你吗?
A:骑车去上班,不需要妻子送。
心理咨询师:你能够完成每季度的工作任务,对吗?
A:是的。但是很勉强。
心理咨询师:不管怎么样,你还是完成了。
A:是的。
心理咨询师:你的领导仍然很信任你,对不对?
A:以前是很信任我,不知道现在还是不是。
心理咨询师:如果他不再信任你,他可以撤你的职,他没有这样做,说明他现在还是信任你的,对不?
A:可以这样认为。
心理咨询师:你跟你的职工争吵吗?
A:我的脾气比较温和,几乎没有跟职工争吵过,也很少对他们发脾气。
心理咨询师:那就是说,你能够团结职工。
A:也许可以这样推断。
心理咨询师:你说你害怕跟客户一起吃饭,我也有类似的问题。但我跟我的家人或者关系很随意的朋友在一起吃饭时,非常轻松愉快。你呢?
A:一样一样。
心理咨询师:刚才你说什么事都做不好,可现在看,你能做的还是比不会做的更多。
A:如果把洗脸刷牙这些事情也算进去,那我确实还能做很多事。
也许有人觉得这是良性暗示,但是不良自我暗示往往会导致心理问题。所以用良性暗示取代不良暗示也很重要。但在以上的例子中,心理咨询师不仅仅是良性暗示的技巧,而是心理治疗模式的变化:以疾病为中心,变为以健康为中心,挖掘来访者的潜力,注重他能够做什么,不注重他的问题 ,用他的优点把问题挤出去。当然以上的对话,只是心理治疗的一个小片段。
所以我应该对别人这样回答:在心理咨询师眼里,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健康的人,而且将来会变得更加健康。如果他可以透视,那他透视的东西都是美好的。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